核弹专家魏世杰夫妻都为中国核事业隐姓埋名26年,可能是受辐射影响,儿子智力低下,女儿患上精神病,妻子三年前过世,80多岁的他,还要照顾两个残疾孩子…… 1964 年 10 月 16 日,新疆罗布泊上空升起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远在千里之外的青岛某研究所,26 岁的魏世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 这位刚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年轻人不会想到,自己将在代号 “221” 的基地里,用 26 年青春浇筑共和国的核盾牌,更不会预见,命运会以最残酷的方式,让他的家庭为这份荣耀付出沉重代价。 作为核材料物理研究员,魏世杰的工作是为核弹核心部件提供精确的物理参数。 “那时候哪有什么防护措施?” 多年后他对着镜头苦笑,“穿的是单层帆布防护服,戴的口罩连灰尘都挡不住,更别说看不见的辐射了。我们开玩笑说,每天揣着‘定时炸弹’上班。” 1972 年,我国首颗氢弹原理试验进入关键阶段。魏世杰连续 72 小时没合眼,计算出的临界质量数据直接影响氢弹的起爆精度。 “当指挥部传来‘试验成功’的电报时,我趴在桌上就睡着了,梦里全是漫天的红光。” 他记得那天早上,炊事员特意煮了一锅带油花的米汤,这是基地里最奢侈的奖励。 在 221 基地的 26 年里,魏世杰参与了 30 多次核试验,主导完成的 “核材料辐射损伤机理研究” 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核武器小型化作出重要贡献。但这些功绩,他从未对家人细说 —— 保密条例规定,连妻子都不能知道他的具体工作。 1989 年,魏世杰终于可以脱下军装回家。推开青岛老城区那扇斑驳的木门时,3 岁的儿子魏强怯生生躲在妻子王惠玲身后,5岁的女儿魏兰则睁着大眼睛,把手指放进嘴里。 “爸爸?” 女儿试探着叫了一声,这个词她只在照片里听过。 团聚的喜悦很快被阴影笼罩。1991 年深秋,王惠玲抱着发烧的魏兰冲进医院,孩子突然浑身抽搐,嘴里胡言乱语。“医生,她这是怎么了?” 王惠玲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诊断结果像晴天霹雳 —— 精神分裂症。 更沉重的打击接踵而至。魏强上小学后被发现智力发育迟缓,连 10 以内的加减法都学不会。老师把魏世杰叫到学校:“魏师傅,这孩子可能需要特殊教育,他上课总把课本倒着看。” 魏世杰攥着儿子的作业本,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像无数根针扎进心里。 2003 年的一个冬夜,魏兰突然发病,把家里的玻璃全砸了。碎玻璃渣溅到魏强脸上,划出一道血口子,可他只是嘿嘿笑着,伸手去抓那些闪亮的碎片。“兰兰!别砸了!那是你弟弟啊!” 王惠玲死死抱住女儿,被她挣脱后狠狠推倒在地。魏世杰冲过去按住女儿,她的指甲在他胳膊上抓出深深的血痕,嘴里嘶吼着:“都是你!都是你害的!” 那晚,魏世杰在楼道里坐了整夜。他翻出当年在基地的工作证,照片上的年轻人眼神明亮,如今眼角的皱纹里却积满了疲惫。“辐射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它会钻进骨头里。” 他对着漆黑的夜空喃喃自语,“我对不起她们娘仨。” 王惠玲是在 2019 年走的。弥留之际,她拉着魏世杰的手说:“老魏,照顾好孩子们…… 别恨……” 这句话成了妻子最后的遗言。 如今 82 岁的魏世杰,每天的生活像上了发条的钟。清晨五点半起床,先给魏兰喂药 —— 这是控制病情的关键,稍一疏忽就可能发病。“爸,我不想吃,药里有虫子。” 女儿把脸扭向墙壁,长长的头发遮住半张脸。魏世杰耐心哄着:“兰兰乖,吃完药爸爸给你买糖,就像小时候那样。” 喂完女儿,他又要帮魏强穿衣服。50 岁的儿子智力只相当于 5 岁孩童,吃饭要喂,穿衣要帮,出门必须牵着。 有次魏世杰生病住院,护工打来电话说魏强把大便抹得满墙都是。他拔掉针头冲回家,看到儿子正坐在地上傻笑,墙上的秽物像幅诡异的抽象画。“强强,咱们不玩这个,爸爸给你洗澡。” 他蹲下来抱住儿子,泪水混着汗水滴在地板上。 最让人揪心的是魏兰的突发状况。有次父女俩在菜市场,女儿突然尖叫着掀翻菜摊,抓起茄子就往嘴里塞。魏世杰跪在地上给摊主道歉,围观的人指指点点:“这老头怎么不管管女儿?” 他只能红着眼眶解释:“她生病了,对不起,我赔钱。” 回家路上,魏兰突然清醒过来,拉着父亲的衣角哭:“爸,我不是故意的,我控制不住。” “您后悔吗?” 有记者曾这样问他。魏世杰望着窗外,那里种着妻子生前最喜欢的月季花。“国家需要人干这件事,我不干,总得有人干。” 他顿了顿,声音有些沙哑,“只是苦了她们娘仨。” 为了照顾孩子,退休后的魏世杰开始写作。他把核基地的故事写成科普书,也把对家人的愧疚写进散文。 有次签售会上,一个年轻人拿着书问:“魏老,您觉得值得吗?” 他指着书里的核试验照片说:“你看这张照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掀翻坦克,但它也能让咱们国家在国际上挺直腰杆。我家这点事,跟国家比起来算不了什么。” 现在,魏世杰学会了用智能手机拍视频。镜头里的他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背景是那间堆满书籍的小屋。“今天兰兰吃了半碗饭,强强学会说‘谢谢’了。” 他对着屏幕笑着,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日子总要过下去,我多活一天,就能多照顾他们一天。”
核弹专家魏世杰夫妻都为中国核事业隐姓埋名26年,可能是受辐射影响,儿子智力低下,
小说红楼
2025-07-12 15:46:58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