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朱德和妻子正在吃饭,突然,十几个敌军踹门而入:“谁是朱德!”生死关头

南风意史册 2025-07-10 19:49:06

1929年,朱德和妻子正在吃饭,突然,十几个敌军踹门而入:“谁是朱德!”生死关头,妻子扔给朱德一个脸盆:“给军长打水去!”这个举动竟然救了朱德的命......   “给军长打水去,没眼力见的东西!”伍若兰一把将脸盆塞到朱德手里,厉声呵斥道。十几个端着枪的国民党士兵愣在原地,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伙夫就是他们要找的红军军长朱德。   1929年2月1日的深夜,江西寻乌县圳下村一片寂静。连续行军多日的红四军正在这里休整,朱德和妻子伍若兰住在一间简陋的民房里。谁也想不到,国民党刘士毅部已经尾随而至,正悄悄包围了整个村庄。   “砰—”一声巨响,房门被踹开。“谁是朱德?”十几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屋内。千钧一发之际,伍若兰抓起桌上的脸盆扔给朱德:“还愣着干什么?快去给军长打洗脚水。”朱德立即会意,低头哈腰地接过脸盆,嘴里嘟囔着:“这就去,这就去。”   “站住。”一个敌兵狐疑地拦住朱德。伍若兰猛地拍案而起:“你们干什么?连个伙夫都要拦?耽误了军长休息,你们担待得起吗?”她转头对着朱德怒吼:“没用的东西,还不快去。”朱德趁机快步走出房门,消失在夜色中。   屋内的伍若兰继续演着戏,她故意大声抱怨:“这些下人越来越不像话了,连打盆水都要人催。”敌兵们面面相觑,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泼辣的女人会是朱德的妻子,更想不到他们刚刚放走了红军最高指挥官之一。   当敌人终于反应过来时,伍若兰已经成功为朱德争取了宝贵的脱险时间。为了掩护大部队突围,她主动引开追兵,最终因腿部中弹被捕。在狱中,面对严刑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要杀要剐随你们,想从我这里得到红军的消息,休想。”   1929年2月12日,年仅26岁的伍若兰在赣州英勇就义。远在突围途中的朱德听闻噩耗,这位铁血将军第一次流下了眼泪。此后余生,他爱兰成痴,在住所种植了上千株兰花,每一株都是对亡妻的思念。   这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一个普通的脸盆改写了历史。如果没有伍若兰的机智勇敢,中国革命史或许就要改写。她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牺牲。在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正是无数个像伍若兰这样的普通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铸就了共和国的基石。   今天,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一个年轻女子在生死关头如此沉着?是什么支撑她在酷刑面前宁死不屈?答案就写在那段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里,写在每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中。伍若兰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时也提醒着我们,伟大往往孕育在平凡之中,英雄本色常常在最危急的时刻闪现。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或许不再需要面对那样的生死考验,但那份忠诚与担当,永远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信息来源: 央广网|《巾帼英烈,年轻的身影至今栩栩如生》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813

猜你喜欢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