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1军侦察连连长崔英顺牺牲前的最后一张照片。他一身戎装,手拿望远镜,腰间挂着手枪和匕首,正在观察前方敌军的动向。他浓眉大眼,五官端正,眉宇间透露着英气,看起来,俊朗帅气,干净利落。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越边境的局势持续紧张。1979年中越战争结束后,越南并未停止对边境的挑衅。法卡山,位于广西宁明县上石镇南缘与越南交界处,地形险要,战略位置关键。谁能控制这座山,谁就在边境斗争中占据主动。1980年1月,越南军队趁机占领法卡山,并不断向中国边境开火,威胁边民安全,挑衅国家主权。 为了捍卫领土完整,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反击。1981年5月5日,法卡山战役正式打响。广西边防部队在41军的支援下,向法卡山发起进攻。41军是一支战功卓著的部队,曾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这次战役中,41军的侦察连任务艰巨,他们需要深入敌后侦察敌情、排除地雷、开辟通道,为大部队进攻扫清障碍。崔英顺,作为侦察连连长,带领战友们冲在最前面。 崔英顺是山东临淄人,从小习武,身体素质过硬。入伍后,他从普通战士一步步成长为侦察连连长,凭借出色的军事能力和坚韧的意志,赢得了战友的信任。他接手侦察连时,这个连队还是后进单位,在他的带领下,很快成为先进典型,多次在任务中表现出色。1981年,面对法卡山战役,他再次肩负重任,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战役前夕,崔英顺接到家中父亲病重的电报,但他选择了留下。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他要用热血守卫边疆,保家卫国。这份信念,支撑着他走向战场,也为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崔英顺牺牲前的最后一张照片,是他在法卡山战役前夕执行任务时留下的珍贵影像。照片中,他身穿军装,手持望远镜,腰间挂着手枪和匕首,正专注地观察前方敌军的动向。他的军装虽带着风尘,却依然整洁,袖口微微卷起,显得干净利落。崔英顺浓眉大眼,五官端正,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看起来俊朗帅气,又不失军人的硬朗与果敢。 这张照片拍摄于法卡山崎岖的山地间。当时,炮声隐约传来,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崔英顺蹲在一块巨石旁,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远处的山脊,试图捕捉敌军的任何动静。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透露出一种临战前的冷静与无畏。腰间的手枪和匕首,是他随时准备战斗的证明,而那台望远镜,则是他指挥侦察任务的得力助手。 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崔英顺的外貌,更展现了他作为侦察兵的责任与担当。他的形象,是那个时代无数军人保卫国土的缩影。那一刻,他或许已经预感到前方的危险,但他依然选择迎难而上,用生命守护身后的大部队和祖国的边疆。 1981年5月5日清晨,法卡山战役拉开序幕。随着信号弹升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火覆盖了越军阵地,战斗异常激烈。侦察连在崔英顺的带领下,冒着炮火和地雷的威胁,执行侦察和排雷任务。他们匍匐在泥泞的地面上,用工兵铲探查地雷,为大部队开辟安全的进攻路线。在崔英顺的指挥下,侦察连完成了11条通道,总长超过30公里,为战役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在一次深入敌后的任务中,崔英顺不幸牺牲。那天清晨,他带领小分队潜入敌后,探查地雷位置。雾气笼罩着山谷,他小心翼翼地移动工兵铲,试图为战友开辟一条安全通道。就在那一刻,一声巨响打破了寂静,他踩中了隐藏的地雷。爆炸的冲击吞没了他的身影,崔英顺倒下了,手里依然紧握望远镜,面朝敌军方向,年仅29岁。
1981年,41军侦察连连长崔英顺牺牲前的最后一张照片。他一身戎装,手拿望远镜,
安然浅笑生活
2025-07-09 23:23:22
0
阅读:799
阿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相伴一生
向英雄致敬
好人好事
还是小编会挣钱啊!文章写的好不好挣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