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滕西远私藏两支手枪,民警让他上交,可他却说:“这两支枪,一支是粟裕大将给我的,一支是开国中将给我的,你们要哪支?” 滕西远1925年出生于山东莱芜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父母早逝,他与四个兄弟相依为命,生活艰难。1937年,日军入侵,莱芜沦陷,年仅12岁的滕西远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村庄被烧杀抢掠的景象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烙印,也埋下了他后来投身抗战的种子。1940年,15岁的他毅然加入八路军,开始了保家卫国的军旅生涯。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一名英勇战士,滕西远的成长伴随着战火与牺牲。 在八路军中,滕西远最初担任侦查员,凭借机敏和勇敢多次完成艰险任务。后来,他逐渐成长为一名连长,带领部队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他的经历并非个例,而是那个时代无数普通中国人的缩影——用青春和热血捍卫家园。 滕西远的第一支手枪与他15岁时的一次任务紧密相连。1940年,他奉命潜入日军占领的村庄搜集情报。任务进行中,日军突然展开扫荡,他被迫躲进猪圈。危急时刻,一名日军军官靠近,他果断出手,击杀对方并夺下一支南部手枪。随后,他带着情报返回部队,为一次成功的伏击行动提供了关键信息。战斗结束后,开国中将廖荣标对他的英勇表现给予高度肯定,将一支手枪赠予他作为奖励。这支枪不仅是对他个人勇气的认可,也成为他军旅生涯的起点。 这支南部手枪是日本军方常用的武器,设计轻便,适合近战使用。对于滕西远来说,它不仅是一件武器,更是他从少年走向战士的见证。多年后,他依然清晰记得那次任务的每一个细节,那是他第一次直面生死,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肩上的责任。 第二支手枪的来历发生在1947年,时值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滕西远已升任连长,带领部队在解放区巡逻。一天,他发现国民党军队逼近,形势危急。他当机立断,与警卫员利用手榴弹和枪声制造敌军被包围的假象,成功拖延时间,直到援军赶到,最终全歼敌军。这场战斗展现了他的战术智慧和临危不乱的能力。战后,粟裕大将闻讯,亲自将一支毛瑟手枪赠予他,以表彰他的出色表现。 毛瑟手枪以其精准和威力著称,在当时是许多高级将领青睐的武器。粟裕作为解放军著名将领,以指挥大兵团作战闻名,他亲自赠枪的举动足以证明滕西远在战场上的价值。这支枪承载了滕西远从侦查员到指挥官的蜕变,也记录了他为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 时间来到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颁布后,全国各地展开严格的枪支收缴行动。这部法律明确规定,除特定人员外,私人不得持有枪支,违者将面临处罚。莱芜市公安局接到举报,称滕西远家中藏有枪支,民警随即登门调查。面对民警的要求,滕西远没有慌乱,而是坦然讲述了两支手枪的来历。 他拿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部队颁发的持枪证,证明这两支枪曾是合法持有。持枪证是当时部队为表彰有功人员发放的凭证,虽然在和平年代已失去效力,但它无疑为滕西远的故事增添了可信度。他向民警回忆了1940年和1947年的经历,语气平静却充满力量。两支枪对他而言,不仅仅是武器,更是那段战火岁月的记忆,是他与战友并肩作战的见证。
1996年,滕西远私藏两支手枪,民警让他上交,可他却说:“这两支枪,一支是粟裕大
安然浅笑生活
2025-07-09 20:32:19
0
阅读: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