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3岁老人正给领导倒水,领导低头一看,这老人竟穿着空军专用的拉练裤,

菖蒲繁花居 2025-07-09 22:15:06

1983年,63岁老人正给领导倒水,领导低头一看,这老人竟穿着空军专用的拉练裤,心下一惊,急忙询问老人:“您是不是当过兵?”谁料,老人语出惊人:“曾打下7架敌机,还在开国大典上飞过。” 王延周1919年出生在山东日照一个穷村子,家里几亩薄田,日子过得紧巴巴。小时候没鞋穿,光脚跑田埂,饿肚子是常事。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飞机轰炸村子,他亲眼见识了战火的残酷。那时候他就想,要是能飞上天把敌机打下来多好。1940年代初,他听说国民政府招飞行员,咬牙报名,凭着一股狠劲进了飞行学校。 训练苦得要命,飞机操作复杂,稍不留神就可能摔下来。可王延周脑子活,手脚灵,硬是从一群学员里脱颖而出。后来加入飞虎队,跟着美国教官学打仗,开P-40战机上天跟日本飞机干。飞虎队那几年,他技术越来越硬,胆子也越来越大,击落敌机成了家常便饭。档案里说他击落7架敌机,每一架都是拿命换来的。 解放战争打响,他又加入人民空军,飞过国军飞机,也跟老战友对过阵。1949年开国大典,他驾驶战机飞过天安门上空,看着下面红旗飘扬,心里那股自豪劲儿没法说。朝鲜战争时,他又上了战场,跟美国飞机硬碰硬,2800小时飞行时间,战绩摆在那,谁都服气。 打完仗,王延周没留在城里享福,也没到处吹嘘自己多牛。1950年代,他主动退伍回了孙家村。有人说他傻,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回来种地。可他自己不这么想,天上的仗打完了,地上的活儿还得干。村里人也不知道他过去多辉煌,只当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他把勋章锁箱子里,飞行笔记塞炕底下,扛起锄头就下地。 那条空军拉链裤是他留下的唯一“证据”。裤子结实耐磨,种地穿正合适,他也没多想,就一直穿着。直到1983年,领导眼尖认出来,才把他的故事挖出来。县里查档案,北京航空学校请他当顾问,记者扛着设备挤进村,他却摆手拒绝:“过去的事别提了,我在这儿挺好。” 王延周回来后,每天翻地、浇水、收庄稼,跟村里人没啥两样。孩子围着他听故事,他讲讲云层里怎么瞄敌机,拿树枝在地上画画轨迹,讲完就继续干活。村里人后来才知道,这老头原来是真英雄,可他从不拿这个说事。 他不爱张扬,也不稀罕名利。县里修县志找他核实,他翻出几枚斑驳的勋章,几张老照片,淡淡说:“就这些,别瞎写。”2012年,他92岁去世,穿着那条洗白的拉链裤,兜里揣着半块压缩饼干,像随时准备再飞一次。 王延周的经历不是孤例,他是中国空军从无到有的一部分。飞虎队那会儿,中国没自己的空军,全靠一群年轻人拼命学拼命打。后来人民空军成立,他这种老兵成了骨干,带着新兵上天。开国大典的飞行,象征着新中国站起来了;朝鲜战争的空战,证明了中国能跟强国硬碰硬。他的7架敌机战绩,背后是无数次生死博弈。 可他退伍后的选择,更让人敬佩。荣誉对他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沉甸甸的责任。他回村种地,不是逃避,而是觉得和平日子比啥都值钱。 王延周这人,没啥架子,说话直来直去。记者问他勋章的事,他笑笑:“那玩意儿能当饭吃?”村里人说他抠,舍不得扔旧裤子,可谁想到那裤子藏着这么大故事。他不爱讲过去,不是装深沉,是真觉得种地比吹牛实在。 他那箱子里的笔记本,写满飞行心得,字迹密密麻麻,像给新兵上课用的。有人问他为啥不拿出来显摆,他说:“天上的活儿干完了,地上的活儿还没干完。”这老头,骨子里透着山东人的倔和实诚。 王延周的故事告诉咱们,英雄不一定得高高在上。打仗时他敢拼,回来后他能忍,两种劲儿都硬气。现在和平年代,不用上天打飞机,可那股为国为民的心不能丢。他用一辈子证明,干大事不一定非得风光,踏实过日子也是英雄本色。 他的拉链裤暴露身份纯属意外,可这意外让咱们认识了这么个人。他的传奇不只在天上,也在田间地头。那些飞过天空的战机里,有他的影子;村里飘着炊烟的小路上,也有他的脚印。

0 阅读:0
菖蒲繁花居

菖蒲繁花居

给你想看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