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倪萍家包括保姆一共5个人,但她每天做4只海参,保姆没份。倪萍姥姥说:“你个傻子,海参怎么能不给保姆吃呢?”倪萍说:“海参很贵的!”姥姥一番话就让倪萍恍然大悟。 倪萍说,姥姥没读过书,身上却有生活大智慧,开解着倪萍,给倪萍拨开迷雾指明前路。 在姥姥的眼里,过日子就是一碗水端平不洒,若是端不平,就盛半碗水。这就是姥姥的持家之道,对谁都不偏不倚的。 倪萍童年时期没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父母离婚后,倪萍和哥哥跟着母亲生活,敏感的倪萍意识到母亲对待两个孩子的区别。 母亲重视哥哥,忽视倪萍,一开始倪萍还想着讨母亲欢心,用成绩证明自己,做个懂事听话的孩子。 可是当倪萍看到只属于哥哥的水煮蛋,哥哥剩下的虫蛀苹果,她对母亲关爱的渴望,逐渐变成了怨恨。 她变得沉默寡言,躲避母亲的目光,做家里的隐形人。只有在姥姥那里,倪萍能感受到自己是被关爱的孩子,姥姥不会忽视倪萍的感受,会用珍贵的鸡蛋给你换来彩色头绳。 当来到姥姥身边的时候,倪萍可以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倪萍终于可以安心说出自己对母亲的控诉,发泄自己的愤怒和不满。 姥姥耐心听着,不发一言,眼里只有对倪萍的心疼。倪萍小小一个人,心里却藏着这么多的苦闷。 姥姥化解了倪萍的心结,她告诉倪萍,生活有好有坏,多看看好的那一面,心境才会更加开阔。 在姥姥的讲述中,倪萍第一次站在另外一个角度理解母亲。母亲给自己的饭盒里只有白菜帮配盐粒,母亲为了配合倪萍的身高,将自己最喜欢的家具锯断又接上。 母亲不是最周全的人,但是却尽力给了倪萍关爱。姥姥没有劝说倪萍原谅母亲,而且告诉倪萍,她不是被遗忘的孩子,不该生活在怨恨中。 姥姥的宽容感染了倪萍,倪萍成长为一个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人。倪萍十分佩服姥姥为人处世的方式,在姥姥的周围,从来不缺乏温暖人情。 姥姥自己就是有大爱的人,她将简朴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在细微之处散播着暖意。 姥姥家得到些新鲜蔬菜水果,她总是给左邻右舍挨家挨户送,有好东西一起分享。倪萍陪着姥姥给大家送过香蕉,看到那些热情洋溢的笑脸,倪萍好似明白了姥姥话里的道理。 一个人过得好固然好,可是若能将自己的好分享出去,周围都会变得温暖有礼,自己活的也更加舒坦。 多年后倪萍成为著名主持人,主持过多种多样的节目,见识过千奇百怪的人对姥姥的话理解的更为透彻。 关心他人是一种神奇的能力,得到回报虽然不能量化,却会让自己受益无穷。倪萍在《等着我》节目中的主持风格春风化雨,感动无数观众,便是从姥姥生活智慧中学习到的。 倪萍不是位高高在上的主持人,她真心关心那些失散家庭的遭遇,诚挚为寻找亲人而发声,那种关怀和温情不是能够表演出来的,因此观众对倪萍信服。 姥姥养育了倪萍,不管倪萍是年幼无知还是功成名就,她总是能从姥姥身上学到道理。 工作之后,姥姥年纪大了,倪萍将姥姥接到身边陪伴,还专门请了保姆照顾。 保姆为人朴实,做事踏实,姥姥不把保姆当外人,还经常感谢保姆辛苦照顾她。倪萍也随和,并未对保姆颐指气使,大家一起吃饭,没有上下之分。 家里定期会给姥姥订购珍贵的海参补身体,保姆知道海参价钱不菲,因此做海参时只做倪萍与一家人的份。倪萍知道这个情况,觉得合情合理,并未劝说保姆吃海参。 姥姥发现之后却劝告倪萍,这样做不合适,他们嘴上说把保姆当一家人,吃海参却把保姆排除在外,这不是公平的做法。 “一碗水端不平,就要洒出来,到时候家里就要遭殃。” 倪萍十分愧疚,姥姥是真的考虑保姆的心情,才会想到吃饭时保姆的感受。保姆在倪萍家工作一直认真细心,从来不偷懒耍滑,倪萍却为了一只海参委屈保姆,实在是不该。 想通之后,倪萍找到保姆,请她以后跟他们一起吃海参,保姆感动不已,更加用心照顾家人。 参考资料:倪萍:姥姥语录.十点人物志
90年代,倪萍家包括保姆一共5个人,但她每天做4只海参,保姆没份。倪萍姥姥说:“
老阿七说史
2025-07-09 16:31:5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