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被以色列突袭后,竟追着以色列战机的尾气,发射了11枚超高音速导弹,结果战机还没到家,导弹却先到了。 2025年7月,以色列突然出动大量战斗机,对也门的胡塞据点实施了大规模突袭,这次重点轰炸的是荷台达港、伊萨角港等关键基础设施,按照以色列的设想,这一击能打乱胡塞的部署,让他们至少在短时间内无力反击。 胡塞的反应速度让全世界都愣了一下,他们在空袭过后一小时内就快速组织起反击,直接给以色列本土来了一记重拳,还顺带把红海上的以色列货船一起点名了,这一波反击里导弹袭击波及了以色列最大机场本·古里安及周边多个重要电站,数艘航运船只也难逃池鱼之殃。 起初以色列想用“闪电战”遏制住胡塞,没想到胡塞的反手那么快,还能正面击中几个关键目标,不光让以色列人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把自己的软肋暴露了出来。 双方谁也没得到实质性的胜利,却把弦绷得更紧,能源港口被毁,国际航运再度受阻,不少出口国、航运公司又开始担忧红海通道的安全。 从胡塞这波快速还击看,其实已经体现出不小的变化,他们不仅把传统的“游击战”玩得出神入化,还开始依靠自产武器、导弹和无人机进行大范围打击,虽然胡塞受到了伊朗持续的武器和情报支持,但更多的是把有限资源发挥到了极致。 这让以色列和西方盟友都始料未及,过去以为靠空中打击能慢慢压垮胡塞,但现实证明,只要有一口气,胡塞就能掀起大的风浪。 伊朗一直通过支持胡塞来对冲以色列和沙特的区域影响力,美国和英国则不时出手空袭胡塞目标,想把红海航道打造成“安全屋”,可事实上效果有限,反倒是每次空袭,胡塞都能化压力为动力,让袭船和导弹袭击搞得更激进。 伊朗和以色列打了几回合后进行“短暂停火”,以色列把炮火焦点重新对准胡塞,就这样,胡塞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波冲突最直观的影响,是让全球航运和能源市场神经更加紧绷,红海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胡塞一出手马上就有一大批船公司被迫绕远路、改航线,运输成本抬高,商品价格波动,普通老百姓也得为这场动荡买单。 全球能源结构、经济链条已经经不起这反复拉扯,市场上对于中东安全风险的担忧也在加剧。 这场冲突的恶化也是现代信息战、舆论战与代理冲突相互作用的结果,谁都明白靠不断地打击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反而让对方制造更大麻烦的空间。 各国其实需要把焦点放到多边协商、利益协调、民众福祉上,真正打破这个死结,无论外部介入多么频繁,没有政治智慧和实事求是的解决办法,这种严重消耗只会越来越难收场。 信息来源:华生在线
很多人都发现了,印巴空战后,歼10CE反而更加不好卖了,虽然一战成名,但现在更多
【23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