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胡志明来京,向毛主席要求让叶老去越南玩,毛:谁是叶老?
1960年9月,北京的勤政殿内,气氛凝重。胡志明端起茶盏,笑着提出希望叶剑英将军及其家人赴河内访问,庆祝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及劳动党三大召开。这看似寻常的请求,却让毛泽东主席眉头一挑,反问道:“谁是叶老?” 这突如其来的发问,将在场所有人的思绪拉回到二十多年前的峥嵘岁月。
原来,在胡志明此次访华之前,越南驻华使馆已准备了一份贵宾名单,叶剑英位列榜首,并特别备注了其在阮爱国时期是胡志明的上级。这或许解释了胡志明脱口而出“叶老”的原因。他们的渊源要追溯到1938年末,延安飘雪,胡志明化名“胡光”抵达枣园,拜访周恩来后,被派遣南下,协助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进行国际联络,并为越南抗日抗法培养人才。 当时,送行的正是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他递给胡志明一顶少校军帽,方便其行动。 自此,胡志明便尊称叶剑英为“叶老”。
在桂林,两人共度艰辛岁月,躲避日军轰炸,在油灯下研究国际形势,共同处理越南青年救国会的相关事务。这段经历让胡志明深感自己既是越南人,也是八路军的一员。1941年初,形势急转直下,胡志明需要秘密返回越南领导八月革命,与叶剑英的分别只有简短而有力的一句:“保重,老叶。”以及叶剑英的回应:“胜利再见。” 这句承诺,或许也解释了为何胡志明多年后依然坚持如此称呼。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志明以真实身份阮爱国宣布越南独立。远在重庆的周恩来看到新闻照片后,才惊讶地发现阮爱国就是胡志明。此后,新中国成立,在援越抗法、援越抗美战争中,叶剑英在华南地区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越南革命倚重的中国将领。
回到1960年,胡志明入住钓鱼台国宾馆,深夜仍坚持自己搬运行李,只为感受院中桂花香。次日晨,周恩来与他漫步,回忆往昔,胡志明提及欠叶剑英一个邀请。周恩来建议他直接向毛泽东主席说明。于是,有了勤政殿的那一问一答。毛泽东并非不认识叶剑英,他的反问是种幽默,也是对两国领导人之间关系的提醒。但最终,他欣然同意。
代表团名单迅速确定,8月31日,专机从西郊机场起飞,叶剑英与家人前往河内。飞机飞过琼州海峡时,叶剑英说:“这是去看老朋友,不是出差。”抵达河内,胡志明几乎每天都探望,用粤语亲切问候。 叶剑英在河内赠诗,胡志明也题词回应。 公开场合,越南主持人误称叶剑英为“翁”,胡志明纠正为“老领导”,体现了两人的深厚情谊。
访问结束后,李富春发表讲话,强调中越“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谊。媒体争相报道胡志明称叶剑英为“老领导”的新闻。叶剑英评价越南同志“能打仗,也会做人”。1966年后,胡志明健康恶化,周恩来安排北京协和医院专家赴河内会诊,胡志明坚持用中文交流,并询问叶剑英的健康状况。1969年9月2日凌晨,胡志明逝世。周恩来坚持前往吊唁,与叶剑英一起送别这位老友,体现了深厚的友谊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