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7月4日,江苏扬州,一女子在网上看到赤脚踩太阳晒过的地板,能对身体很好的“养生”,于是她好奇之下就尝试着走了几圈,谁知没过一会脚底就烫出了很多“水泡”!最大的甚至有鸡蛋那么大,破了之后还极其影响她正常走路,网友:水泥地和泥土能一样吗!
据半岛晨报7月7日报道,江苏扬州被40度高温炙烤得发烫,水泥路面蒸腾着肉眼可见的热浪。谁也没料到,陈女士会在这样的天气里,因为一个网上看来的“养生偏方”,把自己折腾得苦不堪言。
她学着视频里“赤脚踩晒热地板接地气”的法子,在滚烫的水泥地上走了几圈,结果脚底烫出好几个水泡,最大的竟有鸡蛋那么大,挑破后连路都没法好好走。
事情源于陈女士刷到的一条短视频。画面里,博主穿着宽松衣服,慢悠悠走在晒得温热的土地上,配文说“脚底板吸收天地热能,养生效果好”。陈女士越看越心动,想着小区里的水泥地也晒得滚烫,说不定效果一样。
当天午后,太阳最烈的时候,她换了双拖鞋下楼,怀着期待又紧张的心情,走到空地上。 刚把脚趾头探出去,一阵钻心的烫瞬间传来,陈女士猛地缩回脚。
可她又觉得“养生总得吃点苦”,咬咬牙把鞋袜全脱了。整只脚踩上去的刹那,她感觉像踩在烧红的铁板上,每一寸皮肤都在尖叫着疼痛。勉强走了半圈,脚底板已经麻得没了知觉,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滑,她慌慌张张往家跑,连拖鞋都顾不上穿。
回到家冲洗脚时,陈女士才发现脚底惨状:密密麻麻的水泡鼓起来,最大的那个圆滚滚的,泛着透亮的光,看着就揪心。
她咬着牙用消毒针挑破水泡,淡黄色的液体渗出来,疼得她直抽气。更糟的是,水泡破了之后,连走路都成了折磨,每一步都像踩在碎玻璃上,伤口被扯得生疼。“没了解清楚,太冲动了。”陈女士事后懊恼地说,后悔自己没先弄明白就乱尝试。
这事传到网上后,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急得直喊:“水泥地和泥土能一样吗?泥土透气,水泥地就是个‘大烤盘’!40度的天,地面温度起码五六十度,这哪是养生,分明是‘煎脚’!”
还有人哭笑不得:“现在偏方越来越野,养生先得保住命啊!”也有细心的网友提醒:“水泡破了别乱处理,感染了更麻烦,赶紧去医院!”
其实,这类“养生乌龙”并不少见。从跟风喝自制“养生茶”喝到住院,到学网红“极端断食”搞坏肠胃,很多人总想着“抄近道”养生,却忽略了最基本的科学常识。
就像陈女士这次,把“接地气”的概念生搬硬套,却没考虑到水泥地和自然土地的区别——前者是人工建材,吸热快、散热慢,温度远高于空气。
后者有土壤缓冲,还能透气散热。 医学上,45度以上的温度持续接触皮肤,几分钟就能造成烫伤。
陈女士踩着40度气温下的水泥地,地面温度极有可能超过50度,这样的环境里赤脚行走,无异于主动把脚往“火坑”里送。这场“烫脚”的教训,给所有人提了个醒:网络时代信息繁杂,那些听起来“新奇”的养生法,未必经得起推敲。
养生的前提是“护生”,盲目跟风、一知半解地尝试,只会让“养生”变成“伤身”。 就像陈女士说的,“冲动是魔鬼”。
希望这个略显荒唐的故事,能让更多人明白:对待养生,不妨多些理性,少些冲动——毕竟,健康从不是靠“赌一把”的勇气,而是靠科学和谨慎累积起来的。
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养生乌龙”?那些年,你还听过哪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偏方”?不妨在评论区聊聊,给这场“烫脚教训”多添几分警示意义吧。
a如花似玉
[大哭][大哭][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