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飞行员高长吉不顾禁令,擅自驾驶战机出海作战,击落了一架RF-101侦察机。战后却差点被处分,这时,毛主席指示:“打得好,要嘉奖!” 1965 年 3 月 18 日,福建前线机场。 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起。正在休息室的空军第 18 师 54 大队副大队长高长吉,顾不上系风纪扣,蹬着飞行靴就冲向跑道。 抬头望去,两架 RF-101 侦察机贴着海岸线飞来。这飞机是美国 50 年代用 F101 战斗机改装的,专门搞侦查。机翼下 6 部航空相机,就是来窃取情报的。 “敌机进入汕头空域!” 塔台指挥员焦急汇报。 高长吉抄起飞行头盔:“请求起飞!” 话音刚落,人已坐进歼 - 6 战机。发动机启动,机场都跟着震动。 面对来犯敌机,高长吉并不陌生,可这次任务注定要创造历史。这种情况,高长吉经历过多次。 1959 年美国把 RF-101 给了台湾,6 年来,这飞机在大陆上空肆意来去。国民党飞行员甚至狂言:雷达发现不了、高炮够不着、战斗机追不上。 但这次不同。高长吉驾驶歼 - 6,以 1.3 倍音速冲了上去。这是中国空军第一次在超音速状态下拦截敌机。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局势瞬息万变。“敌机转向台湾海峡!” 耳机里传来雷达兵提醒。 高长吉心里清楚,3 个月前战友在浙江击落过 RF-101,可敌机最后逃到了公海。这次,他绝不能让敌机跑掉。 为了咬住敌机,战机在 2000 米高空突然倒扣。机身被强大力量拉扯,发出刺耳的金属扭曲声。 高长吉感觉五脏六腑都要移位,过载表的红色指针直指 7G。 但他的手稳稳握着操纵杆,眼睛死死盯着敌机。 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和坚定的信念,高长吉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猎杀。接下来 3 分 40 秒,高长吉完成 16 个高难度机动。从 11000 米高空追到 2000 米,和敌机的距离从 600 米缩短到 480 米。这样的超音速猎杀,世界空战史上前所未有。 “开火!” 高长吉怒吼。歼 - 6 的 3 门航炮同时发射,RF-101 左翼被打掉,机身失控坠入大海。 当高长吉驾机返回,迎接他的不是欢呼,而是战友们庄严的军礼。 然而,这场胜利背后,却引发了一场争议。还没来得及庆祝,师党委召开会议。政委表情严肃:“擅自出海作战,违反军委禁令。” 会议室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高长吉胸前的抗美援朝二等功奖章上。 要理解这道禁令,就不得不回顾那段让人心痛的历史。这道禁令背后,是段痛心的历史。 1961 年,飞行员邵希彦、高知学驾驶安 - 2 运输机叛逃台湾,领走蒋介石悬赏的 1000 两黄金。之后 4 年,又有 6 名飞行员接连投敌,给中国空军带来重创。 在规则与战机之间,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战机稍纵即逝,等请示完就晚了!” 副师长激动拍桌,“RF-101 被击落,台湾的侦察机至少三个月不敢再来!” 高长吉挺直腰板:“我接受处分,但请允许我保留战机上的弹痕,那是中国空军的荣耀。” 高长吉的这次行动,最终得到了更高层面的关注和认可。事情很快传到中南海。毛主席了解情况后表态:“只守规矩不敢打仗,怎么能打胜仗?高长吉打得好,应该嘉奖!” 3 天后,空军司令部的嘉奖令送到前线。摸着命令上的红印章,高长吉想起 1947 年济南战役时,自己还是个扛着汉阳造的 17 岁新兵。第一次看到毛主席画像,心里就燃起了保家卫国的火。 战斗的硝烟虽已散去,高长吉却迎来了新的使命。不久后,师长递来新任命 —— 空军指挥学院战术系教员。高长吉愣了一下,随即敬了个标准军礼。战场从蓝天转到讲台,但守护祖国的心,始终不变。 多年后,已是空军少将的高长吉离休。他的书房里,一直摆着歼 - 6 战机模型,特意保留着机翼上的弹痕。 海峡对岸的博物馆里,那架编号 “54 - 150” 的 RF-101 残骸,也在无声证明:中国领空不容侵犯,来犯之敌必付代价。高长吉的故事,永远激励着后来的空军战士。
南亚暗战曝光:巴铁用手机塔当武器,印度战机成了“睁眼瞎”当全世界盯着印巴边境的
【10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