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的一个孩子,高中表现很优秀,还入了党,高考时发挥失常,没考上心仪的大学,复读

孟嘉佑阿 2025-07-07 14:24:46
小区的一个孩子,高中表现很优秀,还入了党,高考时发挥失常,没考上心仪的大学,复读第二年上了一所排名中下的985高校。大学期间也很活跃,又是班长,又是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毕业那年,却在选调生考试中以一分之差落榜,进了家普通的国企。 小区里的人都替他可惜。张阿姨总在广场舞队念叨:“这孩子要是高考正常发挥,现在早就是公务员了。”李叔叔也摇头:“选调生多好啊,稳定,有前途,进国企有啥意思?”他爸妈听着这些话,脸上的笑都淡了,见了人总绕着走。 我见过那孩子几次,叫小杨,高高瘦瘦,穿件洗得发白的运动服,见了人就低头笑,不像别的年轻人那样爱炫耀。有次在快递站碰见他,正帮独居的王奶奶搬米,米袋勒得他肩膀发红,他却笑着说:“奶奶,下次买米跟我说,我帮您送家去。” 进国企的第一年,小杨被分到车间轮岗,每天穿着蓝色工装,在机器间穿梭,手上磨出了茧子。他爸妈来我家串门,叹着气说:“本来指望他光宗耀祖,现在倒好,跟工人没啥两样。” 可小杨好像不在乎。他每天下班都乐呵呵的,手里总拎着本书,要么是《机械设计原理》,要么是《管理学概论》。有次我晚饭后散步,看见他在小区的长椅上打电话,声音亮亮的:“妈,我们车间的师傅教我调机床呢,可厉害了!” 转折发生在他工作的第三年。他们厂接到个紧急订单,要在一个月内赶制出一批精密零件,精度要求极高,车间的老技术员都犯了难。小杨主动请缨,带着三个年轻同事,泡在车间里,连续一周没回家,饿了就啃面包,困了就趴在零件箱上睡。 他爸妈急得团团转,怕他累坏了,去车间找他,看见他眼里全是血丝,却拿着游标卡尺,一点一点测量零件,嘴里还念叨着:“再精确0.01毫米就好了。”他妈心疼得直掉泪,他却笑着说:“妈,这可是给航天工程用的零件,不能出半点差错。” 最后这批零件不仅按时完成,精度还超出了标准,厂里给小杨记了大功。庆功宴上,厂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好样的!比那些光说不练的强多了。” 这事很快传遍了小区。张阿姨跳广场舞时改了说辞:“小杨现在可是厂里的红人,听说要升技术主管了。”李叔叔也说:“国企好啊,能接触到国家重点项目,比当公务员有奔头。”他爸妈见了人,腰杆都挺得直了,笑着说:“孩子自己努力,我们没帮上啥忙。” 去年夏天,小杨被派去非洲援建,负责一个水泥厂的设备调试。出发前,他来跟我道别,晒得黑黑的,精神头却很足。“叔,我在那边可能信号不好,要是我爸妈有啥事儿,您多照应着点。”他递给我个笔记本,“这是我整理的技术笔记,您要是有朋友需要,就给他们看看。” 我翻开笔记本,里面记得密密麻麻,有公式,有草图,还有他自己总结的经验,字迹工整得像打印的。“在那边注意安全。”我拍着他的肩膀,突然想起他高考失利后,蹲在小区的梧桐树下哭,说“觉得对不起爸妈”。 他在非洲待了两年,期间只回来过一次,是因为奶奶病重。他穿着件迷彩服,晒得像块黑炭,却跪在奶奶床前,给她削苹果,手法熟练得像在车间操作机床。奶奶拉着他的手,说:“奶奶不指望你当大官,平平安安就好。”他点点头,眼泪掉在苹果上。 今年春天,小杨回来了,成了厂里最年轻的副总工程师。他带着团队研发的新技术,为厂里节省了几百万成本,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小区里给他办了场欢迎宴,他穿着西装,却还是那个低头笑的样子,给长辈们敬酒时,杯子举得低低的。 宴会上,他给我们看在非洲拍的照片,有当地工人跟他一起调试设备的,有孩子们围着他要糖吃的,还有张他站在水泥厂前的照片,背景里的烟囱冒着白烟,天空蓝得像块宝石。“那边的孩子可喜欢学习了,”他笑着说,“我教他们用游标卡尺,他们学得可认真了。” 我突然明白,人生从来不是一条直线,有时候拐个弯,反而能看到更美的风景。小杨没考上心仪的大学,没当上选调生,却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就像他笔记本里写的:“重要的不是站在哪里,而是朝着哪个方向走。” 现在,小区里的孩子们都把小杨当榜样。有次我看见几个高中生围着他,听他讲在非洲的经历,眼里闪着光。他说得很认真,说:“无论遇到啥挫折,都别放弃,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路口会有啥惊喜等着你。”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我知道,小杨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我们每个人的故事一样,或许会有坎坷,会有遗憾,但只要不停下脚步,就一定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0 阅读:1
孟嘉佑阿

孟嘉佑阿

孟嘉佑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