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 开国少将甘祖昌请求总政:“我脑袋有伤,不适合当官,想回老家,去当农民。“总政看他态度坚决,就批准了。 甘祖昌1905年出生在江西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他就看着父母在田里累死累活,却还是填不饱肚子。这种生活让他从小就对土地和农民有种特别的情感,也埋下了他想改变这一切的种子。1927年,他加入共产党,开始投身革命,觉得这是条能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路。 在内战中,他是个硬角色。长征那会儿,他跟着红军跋山涉水,饿了就啃树皮,困了就睡地上。他还负责搞物资,带着队伍四处找粮食,硬是帮部队挺过了最难的时候。后来新中国成立了,他一步步升到少将,成了军队里的重要人物。大家都说他为人正直,对手下的兵特别关心,还因为脑子好使得了不少表彰。 可就在1951年,他在新疆出任务时出了大事。车子失控翻了出去,他脑袋撞得不轻,医生说是脑震荡,伤得不轻。治了一段时间,表面上好了,但头痛和眩晕却一直没走。几年下来,这毛病越来越烦人,站久了头晕,干活也集中不了精神。 他硬撑着干下去,可心里清楚,自己这状态没法好好带兵了。到了1957年,他下定决心跟领导说:“我这脑袋不行了,当官不合适,我想回老家种地。”领导一听就懵了,一个少将要当农民?这也太离谱了吧。他们劝他留下来,哪怕干点轻松的活也行。可甘祖昌不干,他一遍遍申请,说自己还能干农活,还能为国家出力,就是不想占着位子不做事。总政看他态度这么坚决,最后只好放手。 回了老家,甘祖昌真就拿起锄头干上了。他种水稻、小麦,还养了猪和鸡,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村里人一开始还觉得奇怪,这么大的官怎么跑来种地?可他不光自己干,还想着帮大家伙儿过得更好。 他在军队里学了不少东西,现在全用上了。他搞了个轮作法,让地更肥,还弄了灌溉系统,把河水引到田里。有一回,村里老的水渠不够用,他带着人设计了个新系统,挖沟铺管,忙了好一阵子。完工后,田里水够了,大家还能多种点地,收成一下子就上去了。 他还爱教人,经常跟村里的农民聊怎么用新工具,种地怎么更省力。他搞讲座、做示范,恨不得把脑子里的东西全掏出来。慢慢地,村里的农活效率高了,粮食也多了。 甘祖昌不光忙农活,还操心村里的大事。他帮着修路、建桥,弄学校,连钱都得自己去跑。教育这块他特别上心,自己掏腰包买书,还鼓励大家送娃上学。有时候他还亲自去教课,讲点历史和种地的门道。村里的孩子念书多了,识字的人也多了。 家里人也跟他一条心。他媳妇从部队那会儿就跟着他,回来后一起干活。他们把几个孩子拉扯大,教他们踏实做事。后来孩子们也学着他,帮村里干了不少活。 日子不好过的时候也不少。天旱了涝了,东西不够用,还有人觉得他瞎折腾。可他不怕,觉得自己能干一天是一天。慢慢地,村子变了样,路好走了,田里有收成了,大家日子也好过了。 年纪大了,他的身体越来越不行,可他还是闲不下来,总在田里转悠,给年轻人支招。1986年他走了,村里人哭成一片,都说他不光是个将军,更是他们的好邻居。后来他的故事上了书、拍了片子,让更多人知道了这号人物。
1957年,开国少将向中央申请:“我脑袋受过伤,不适合当官,想回家当农民!”中央
【11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