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赫鲁晓夫撤走专家对美记者说:中国人穷得连裤子都穿不起,没有苏联20年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7-07 00:47:51

1960年,赫鲁晓夫撤走专家对美记者说:中国人穷得连裤子都穿不起,没有苏联20年都造不出原子弹。陈毅说:中国人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中国花了多少钱造出第一颗原子弹?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日子不好过。外汇储备才2亿美元,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连吃饭都成问题。1960年苏联撤援后,图纸没了,专家走了,连技术支持都断了。赫鲁晓夫那句嘲讽传开后,中国领导人拍桌子决定:靠自己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这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就是这份倔强,点燃了全国上下的斗志。 钱三强,核物理学的大牛,1937年去法国留学,跟居里夫妇的女儿学技术,1948年回国后一头扎进核事业。他拉着邓稼先等年轻人,秘密启动原子弹项目。那时候条件差得要命,实验室简陋得像工棚,可他们硬是没日没夜地干,啃下一个个技术硬骨头。 李四光,地质学的老前辈,带着勘察队去找铀矿。造原子弹得有铀235,可中国连一克都没有。勘察队跑到新疆戈壁滩,风吹日晒,吃干粮睡帐篷,有的队员甚至累倒在路上回不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广东和新疆找到大铀矿,解决了原料的大难题。 苏联撤援后,中国没技术没设备,全靠自己摸索。铀235提炼是个大坎儿,自然界含量低得可怜,技术又复杂。404厂的工人没日没夜守着机器,汗水湿透衣服,手都磨出茧子。221厂的科学家们在戈壁滩上算数据,饿得腿肿了还咬牙坚持。聂荣臻元帅看不下去,调全国资源支援,卡车拉着肉和黄豆颠簸送到基地,才让大家缓了口气。 那时候没高科技,全凭人拼。铀矿勘探、提炼、试验,每一步都像啃石头。可就是这份拼劲,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炸响,震惊世界。 说钱,这可是个大数字。据资料,第一颗原子弹的直接研发成本大概是2.8亿人民币(1964年的钱),加上建核工业体系、勘探铀矿等总投入,差不多得107亿人民币。那时候抗美援朝才花了62亿,这107亿有多夸张可想而知。国家穷,钱从哪儿来?老百姓省吃俭用,政府咬牙挤出来,硬生生把这事儿干成了。 原子弹成功后,中国没停步。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又炸了,从原子弹到氢弹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速度快得让世界傻眼。核技术还用到了和平领域,建核电站,给经济发展添了把火。这一切,都离不开那群默默付出的科学家和工人。 钱三强后来当了中科院副院长,培养了一堆年轻人,1992年去世,79岁,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李四光一直在地质领域干到1971年去世,82岁。邓稼先因为核试验辐射得了癌症,1986年走了,才62岁。他们的付出,换来了中国核事业的底气。 中国有了核武器后,没耀武扬威,而是承诺不首先使用,还定下三条红线:领土被核攻、核设施被毁、城市或工程被炸。这既保和平,也守住了底线。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