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腊月二十八,佐佐木带领日军扫荡潘家峪,竟将1300多名准备过年的老百姓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7-07 10:37:30

1941年腊月二十八,佐佐木带领日军扫荡潘家峪,竟将1300多名准备过年的老百姓屠杀焚烧,30多户被灭门。八路军营长杨思禄带领“潘家峪复仇团”,打响复仇伏击战,可惜便宜了佐佐木。 1941年腊月二十八,河北潘家峪村的老百姓正忙着贴春联、包饺子,盼着过个安稳年。可谁能想到,这天竟成了村里1300多人的丧命日?日军佐佐木二郎带队扫荡,血洗全村,30多户被灭门,惨得让人不敢细想。八路军营长杨思禄闻讯赶来,面对焦土和哭声,憋了一肚子火,发誓要让佐佐木付出代价。一年后,他带着“潘家峪复仇团”设伏反击。 杨思禄这人,1917年出生在江西于都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那时候军阀打来打去,老百姓日子苦得没法说,地主欺压,饭都吃不上。13岁那年,他接触到革命思想,觉得这世道得变一变。1933年,16岁的他加入红军,从此走上了打仗的路。次年,他跟着队伍上了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饿肚子是常事。1934年广昌保卫战,他第一次见识了敌机的轰炸,战友被炸死,他抄起梭镖就往敌阵冲,愣是抢了支步枪回来,胆子大得吓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思禄被编进八路军,从小兵干起,靠着拼命和脑子,一步步升到排长、连长、副营长。到了1941年,他已经是冀东军分区的一个营长,带着队伍打过不少游击战,像刘沟峪、丰道口这些地方都留下过他的足迹。这家伙打仗勇猛,指挥也有章法,早年的苦日子和长征的磨炼,让他成了个硬骨头,为后来的复仇行动攒下了本钱。 1941年1月25日,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八,潘家峪村本来一片喜气洋洋。村子在河北唐山丰润县腰带山脚下,是冀东抗日根据地的核心,里头有八路军的兵工厂和被服厂,村民也组织了报国队、妇救会,个个都支持抗战。那天,大家忙着过年,雪地里挂灯笼,灶台上蒸包子,小孩跑来跑去,热闹得很。 可这时候,日军顾问佐佐木二郎却憋了个狠招。他通过汉奸放出风,说春节期间不扫荡,让躲山里的村民都回了家。结果1月25日清晨,3000多日伪军悄悄把村子围了。日军破门闯进来,用刺刀逼着老老少少往村西的大坑走。寒风吹得人发抖,佐佐木逼问八路军的下落,村民一个字不吐。日军气急了,把人赶进潘氏大院,堆上浸油的稻草,一把火点起来,机枪跟着扫射,想跑的直接被打死。另一边,30多个妇女被拖进白薯窖,糟蹋完再杀害。到最后,村里1700多人死了近1300个,30多户彻底没了活口,村子烧成一片废墟。 杨思禄带着八路军十二团赶到时,已经晚了。看着满地尸体和哭天抢地的幸存者,他攥紧拳头,当场立誓: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惨案过去一年多,杨思禄一直没忘这笔账。1942年7月,他得到线报,佐佐木要带队经过迁安县甘河槽村。他立刻召集队伍,组了个“潘家峪复仇团”,准备干一票大的。这支队伍都是些憋着火的战士,杨思禄带着他们提前埋伏在山坡上,枪口全对准谷底。 7月16日那天,佐佐木的车队果然来了。杨思禄一声令下,枪声炸响,子弹跟不要钱似的往日军身上招呼。战斗打了整整五个小时,战士们杀红了眼,最后还抄起刀冲下去跟日军拼刺刀。结果,佐佐木和180多个日军被干掉,200多个伪军举手投降。杨思禄亲自确认了佐佐木的身份,站在尸体前沉默了一会儿,心里总算舒了一口气。 这场伏击战打得漂亮,歼敌180多,投降200多,算是给潘家峪的亡魂讨回了点公道。可说“便宜了佐佐木”,其实是种气话——这家伙死得太干脆,没能让他多受点折磨,多少让杨思禄觉得不过瘾。 潘家峪惨案和甘河槽伏击战在冀东传开了,更多人被激得站出来抗战。2017年,当地还修了个7.18米高的甘河槽战斗胜利纪念碑,杨思禄亲自题了字,算是给这段历史留了个记号。 抗战胜利后,杨思禄没闲着,去了人民解放军空军。33岁才开始学开飞机,硬是学会了雅克-18这些机型。后来他干过航校参谋长、航空兵师长,还当过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1961年,他升了少将,拿了一堆勋章,像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啥的。晚年他住在北京,2018年病重时还写下“跟着共产党走”,这老头到最后都没变过信念。2020年,他在北京去世,活了104岁,够硬朗。 潘家峪后来建了个纪念馆,里头放着遇难者的遗物,门口石碑上刻着当年的惨事,提醒大家别忘了那段屈辱。杨思禄的故事也被拍成了电影《杨思禄冀东抗战》,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从穷小子到将军的传奇。

0 阅读:115

猜你喜欢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