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南京一男子创作了一首歌,被判十年有期徒刑。出狱后,他面对母亲年迈、妹妹病逝、爱人另嫁的残酷现实。 1970年,南京的街头巷尾还回荡着那个年代的沉重气息。一个叫任毅的年轻人,因为一首自己写的歌,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这首歌本来只是他在知青岁月里的一点心灵寄托,却被扣上了“反动”的帽子,把他的人生彻底打翻。十年后,他出狱了,却发现母亲已经满头白发,妹妹因病去世,爱人早就嫁给了别人。生活给了他一记又一记重拳,可他硬是咬着牙站了起来。 任毅1947年出生在南京,家里不算大富大贵,但日子过得温馨。他爸是教书的,妈管家务,小时候家里还有个妹妹,挺热闹。他从小就喜欢音乐,上学时迷上了二胡和吉他,同学们都说他是个热乎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11号”,因为化学元素里11号是钠,活泼得很。可谁也没想到,这份对音乐的爱,后来成了他的灾难。 1968年,国家号召“上山下乡”,任毅被分到江浦县当知青。那时候的生活苦得没法说,白天干农活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晚上挤在草房子里,连个像样的灯都没有。知青们心里憋屈,晚上没事就凑一块儿唱歌解闷。1969年初,大家说想有个自己的歌,就推任毅写。他没推辞,两天就写出了《我的家乡》。歌词简单,写的就是对南京的想念、对家人的牵挂,曲子也不花哨,低沉又有点拉长,听着让人心里酸酸的。谁听谁都说好,这歌一下子就在知青里传开了,甚至传到了外地。 可这歌传得越广,麻烦就越大。1969年秋天,南京街头突然冒出好多大字报,红通通的字写着要揪出“反动歌曲”的作者。有人还说,这歌被莫斯科电台播了,改名叫《中国知青之歌》,成了“反动宣传”。任毅一听就慌了,赶紧把写歌的纸啊、草稿啊,连带着女朋友的几封信,全烧了,想把痕迹抹干净。可这哪瞒得住啊,大字报越贴越多,风声越来越紧。 1970年正月十五,公安直接冲进知青点,把任毅抓走了。他被关进南京娃娃桥监狱,成了“3427号”囚犯。监狱里日子不好过,天天审讯,灯晃得眼睛疼,审讯的人揪着歌词里的每个字问,尤其是“深浅”“深陷”这几个词,非说他藏了反动意思。任毅一遍遍解释,就是想家而已,可那时候谁听啊。他被定成“反动分子”,好几次还被拉到刑场,枪都上膛了,又临时叫停。这种吓唬人的把戏,比真死了还折磨人。 就在他快撑不住的时候,1970年8月,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插手了。这位将军觉得这歌没啥反动的,硬是把死刑改成了十年有期徒刑。任毅这条命算是捡回来了,虽然还得坐牢,但至少能活着出去。这事全靠一个从没见过面的将军仗义,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1979年,改革开放了,任毅终于熬到出狱那天。九年牢狱,青春没了,身体也垮了。回家一看,妈老得快认不下了,妹妹早就因为癌症走了,爱人也没等他,嫁了别人。站在家门口,他心里那个滋味,别提多苦了。可他没让自己倒下,擦干眼泪,硬着头皮往前走。 那年,同学们给他弄了个庆祝会,大家聊起以前的事,眼眶都红了。这场聚会让他觉得,日子还有点盼头。后来他在纺织公司找了份活儿,虽然累,但踏实。干着干着,他还认识了个好女人,俩人慢慢走到一块儿,结了婚。生活不算顺风顺水,可他总算有了个家。 1985年,听说许世友去世了,任毅难受了好一阵。这位救命恩人,他连面都没见过,却欠人家一条命。1997年,他特意跑去河南新县,找到许世友的墓,跪那儿哭得不行。这一跪,是谢,也是跟过去告别。
1970年,南京一男子创作了一首歌,被判十年有期徒刑。出狱后,他面对母亲年迈、妹
香笺寄相思
2025-07-06 23:56: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