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陈诚回家奔丧。7年不见的妻子想与他同房。不料,刚到床上,就被他一脚踹

虎皮芳草潭 2025-07-06 22:56:24

1925年,陈诚回家奔丧。7年不见的妻子想与他同房。不料,刚到床上,就被他一脚踹开。妻子心寒不已,抓起刀狠狠捅向自己喉咙。陈诚脸色大变边往外跑边大喊起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5年的台湾,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陈诚已入暮年,但他有个习惯,总爱在书房里,久久凝视一张褪色的老照片。 然而,照片上没有人,只有浙江青田乡下的老瓦房,一个在战场和官场上都呼风唤雨的强人,晚年心里盘旋的,为何是这般空无一人的旧屋残影? 可陈诚打小就不是个安分的人,他出生教书匠家庭,脑子聪明,书也读得好,考上了省立师范,可毕业后,这个年轻人心气高,不甘心当个教书先生,整天在家晃荡,把父母愁得不行。 为了把儿子的心收回来,父亲陈希文想了个老办法——结婚,他相中了同乡富户的女儿吴舜莲。 并且吴小姐不识字,但女红厨艺样样拿得出手,是那个年代典型的贤妻良母,加上吴舜莲的哥哥吴子漪,本就是陈诚的同学兼发小,两头一撮合,这门亲事就算定了。 但陈诚心里一百个不乐意,觉得这就是卖身契,为此跟家里吵得天翻地覆,可胳膊拧不过大腿,他还是被硬塞进了这桩婚事。 新婚燕尔,对陈诚却是一场煎熬,白天他宁可在外头瞎逛,晚上回家倒头就睡,吴舜莲嘘寒问暖想亲近,他只推说累。 而在半个月后,陈诚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留下一封短信,自己跑去了广州,考黄埔军校,这一走就是七年,把一个新婚妻子,活生生晾在了家里。 并且吴舜莲捧着信,不知哭了多少回,但她能做的,也只是默默收拾好屋子,伺候公婆,日复一日地等。 这七年里,连个字条都没等到,眼看快三十了,膝下无子,她心里比谁都急,直到1925年,陈诚的父亲病故,他才终于请假回乡。 这时的陈诚,已是黄埔军校的炮科教官,深得蒋介石赏识,前途一片大好,可面对七年未见的妻子,他还是客气得像个外人,晚上睡觉都背着身,不愿多说一句话。 然而,一个深夜,吴舜莲鼓足了这辈子最大的勇气,轻轻朝丈夫身边靠了过去,她太想要个孩子了,哪怕只是为了给自己无望的等待找个念想。 谁知,手刚搭上,陈诚像被蝎子蜇了似的,一脚就把她踹到床下,吴舜莲摔在冰冷的地上,半天没爬起来,她抬头看见丈夫满脸的嫌恶,心口像被扎了一刀,黑暗中,她一声不吭地爬起来,摸到针线筐,抄起剪刀就捅进了自己的喉咙。 当血溅出来,吓得陈诚脸色惨白,鞋都来不及穿就冲出门外,扯着嗓子喊救命,乡亲们七手八脚把吴舜莲抬去看郎中,总算捡回一条命,这桩家丑传遍了乡里,陈诚颜面扫地,没几天就匆匆返回了军校,铁了心要离婚。 并且吴舜莲起初死活不肯,但在当时的民法下,她一个女人的“不肯”没什么分量,她那一剪刀,反而成了逼陈诚写休书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后,还是她哥哥吴子漪出面,代写了休书,不过,吴家也提了个条件:吴舜莲生是陈家人,死是陈家鬼,必须留在陈家老宅。 然而,陈诚或许是心里有愧,答应了,他不光给前妻在县城买了最好的宅子,还月月寄钱,一直到她去世。 并且吴舜莲再没嫁人,就在祠堂旁开了个小杂货铺,守着一份名存实亡的婚姻,孤独终老,新中国成立后,她才搬去杭州跟侄子同住,活到八十多岁。 而吴舜莲的人生就此定格在青田的老宅里,而陈诚的人生,才刚刚开场,他事业一路高歌,到1930年已是十八军军长。 可蒋介石眼看这位心腹爱将还是单身,蒋介石亲自出马,把自己的干女儿谭祥介绍给了他,谭祥的父亲是前湖南省长谭延闿,她自己又是宋美龄的干女儿,家世显赫,知书达理。 但奇怪的是,这位名门闺秀,放着南京城一堆青年才俊不要,偏偏就看上了个子不高、还离过婚的军人陈诚,两人一见倾心,很快就办了场风光大婚,蒋介石亲临证婚。 而谭祥的智慧与气度,很快就显现出来,过门第二天,她就主动提出要回青田拜见吴舜莲,不仅客客气气地喊“姐姐”,还把陈家老宅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 并且在事业上谭祥也帮了大忙,陈诚在湖北当主席,她就跟着处理官场人情;陈诚跟同僚闹僵,她能请宋美龄出面调停。 而且谭祥为陈诚生养了四个优秀子女,更在他晚年患癌时,日夜守在病榻前,陪他走完最后一程,这份相濡以沫,与前一段婚姻相比,简直是两个世界。 一个是传统包办下的牺牲品,一个是在新时代中成就了家庭与自我的新女性,这两段婚姻,也映出了陈诚内心的撕裂,南京的档案里,留着他晚年的日记:“吾此生最亏欠者,舜莲也,然时势弄人,终难两全。” 而在台北,谭祥也曾对子女回忆:“你们父亲是顶天立地的军人,可心里头,始终给青田老宅留着个位置。” 也许,那张空屋旧照,那扇半开的雕花木窗,就是陈诚心里永远无法填补的“位置”,它照见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一份永远无法偿还的亏欠,和一个被他亲手推开、又终生无法忘怀的女人。

0 阅读:0
虎皮芳草潭

虎皮芳草潭

虎皮芳草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