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8月,摩洛哥国王乘坐专机紧急回国,不料被6架美制F-5战斗机猛攻,专机被打成了马蜂窝,8人当场身亡,眼看着从高空坠落,对方仍不放心,一架F-5不顾一切地撞向了国王专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2年8月16日,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的波音727专机正从法国返航,当专机进入本国领空时,6架美制F-5战斗机如期而至,前来“护航”。 可谁也没有想到,这支护航编队突然调转枪口,对准了国王的座驾,20毫米机炮炮弹密集袭来,专机机身瞬间被打成筛子,浓烟滚滚。 并且机舱内8人当场毙命,飞机拖着黑烟失控下坠,更疯狂的是,一架F-5在打光弹药后,竟不顾一切地冲向专机,试图同归于尽。 这并非一场偶然的兵变,而是摩洛哥政治高压下酝酿已久的危机,哈桑二世自1961年登基后,虽带领国家走出了殖民阴影,却也建立起一个高度集权的君主制。 在1970年新宪法更是将王权推向顶峰,议会与反对派形同虚设,让任何异见都难以存活,军队内部也怨声载道,晋升不看能力只看忠诚,早已为叛乱埋下了种子。 而这场惊天阴谋的主谋,正是国王最信任的国防部长,穆罕默德·乌夫基尔将军,他曾是哈桑二世的“铁杆心腹”,在1971年的斯基拉特未遂政变中因平叛有功而权倾朝野。 不过,权力是最好的催化剂,这位“二把手”的野心迅速膨胀,开始暗中培植势力,谋划着取而代之。 乌夫基尔从一年前的政变中找到了“灵感”——当时哈桑二世靠着成功平叛,收获了巨大的声望。 于是,乌夫基尔向国王献上一个听起来“一箭双雕”的计策:由他导演一场针对国王的“假袭击”,让国王在挫败阴谋后,再次以英雄形象凝聚民心,同时还能借机清洗异己,哈桑二世对此深信不疑,欣然同意。 为了执行计划,乌夫基尔找到了自己的亲信,凯尼特拉空军基地指挥官阿梅克兰中校,阿梅克兰本就对国王心怀不满,加上乌夫基尔许诺事成之后的高位,两人一拍即合。 然而,这个计划从根子上就漏洞百出,阿梅克兰挑选的飞行员中,只有少数是死心塌地的同谋。 为防走漏风声,阿梅克兰直到行动前才告知核心成员真相,大部分飞行员甚至升空后才明白自己要刺杀君主,这直接影响了攻击的决心与效率,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为求逼真,叛军最初起飞的几架战机,装备的竟然只是教练弹。 于是,那场“演习”从一开始就失控了,当战斗机群要求专机降落并开火警告时,蒙在鼓里的哈桑二世还示意飞行员不必理会。 紧接着,真枪实弹的攻击让哈桑二世瞬间清醒,炮弹击穿了机身,两台引擎报废,飞机急速下坠。 可即便如此,由于飞行员的犹豫和装备问题,攻击效果远不如预期,眼看国王的专机仍未解体,飞行员布哈利夫中尉在弹药耗尽后,竟绝望地试图驾机撞击,千钧一发之际,他的F-5战斗机失控坠毁。 就在这生死关头,哈桑二世展现了惊人的胆识,他冲进驾驶舱,命令飞行工程师用无线电向攻击方大喊:“暴君已死,国王驾崩了!” 而这一招心理战果然奏效,攻击机群听到“国王已死”的消息后如释重负,随即撤离,在他们看来,客舱在如此密集的火力下不可能有幸存者。 然而,凭借仅剩的一台引擎和机长的神级操作,这架千疮百孔的波音727摇摇晃晃地迫降在拉巴特机场,飞机刚停稳,噩梦还未结束,三架F-5战斗机竟折返回来,对着停机坪疯狂扫射,直到耗尽弹药才离去。 此时,哈桑二世早已被护送到机场VIP室,厚实的墙壁救了他一命,袭击一结束,他便乘车秘密赶往斯基拉特宫躲避。 当政变主谋知道国王安然无恙,这让他们顿时乱了阵脚,阿梅克兰中校孤注一掷,再遣战机轰炸王宫,自是扑了个空。 只是眼看大势已去,阿梅克兰带着亲信驾驶直升机仓皇逃往直布罗陀,最终被引渡回国,处以枪决。 而整场阴谋的策划者乌夫基尔将军,当晚被发现死于家中,官方说法是自杀,但其尸体上有多处枪伤的细节,让真相至今扑朔迷离。 然而,哈桑二世的反击迅猛而残酷,当晚,忠于他的部队就包围了凯尼特拉空军基地,数百名空军人员被捕,军事法庭火速裁决,并且11人被判处死刑。 而这场未遂政变,成了哈桑二世统治生涯的关键转折点,他索性取消了国防部长一职,亲自掌管军队,并将所有他认为不可靠的军官调离。 从此,摩洛哥进入了漫长的“铅年”时期,失踪和秘密处决司空见惯,乌夫基尔精心策划的夺权阴谋,最终没能将他送上王位,反而帮助哈桑二世清除了所有障碍,将权力牢牢攥在手中。 直至1999年因病去世,哈桑二世的儿子穆罕默德六世继位后,才开始逐步为这段黑暗历史解冻,推动国家的和解与变革。 【信源】百度百科——穆莱·哈桑二世
很多人都发现了,印巴空战后,歼10CE反而更加不好卖了,虽然一战成名,但现在更多
【16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