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悲催了!”江苏常州,女子吃了6个知了猴,结果上吐下泻,全身发麻僵硬,被送到医

千千晚 2025-07-05 22:51:32

“太悲催了!”江苏常州,女子吃了6个知了猴,结果上吐下泻,全身发麻僵硬,被送到医院后,血液检查显示过敏指标超标,医生表示,不排除是食用知了猴引发的过敏 史女士晚上吃了 6 个,谁知道刚吃完不到一小时,胃里就像被火燎一样,先是一阵接一阵地绞痛,接着控制不住地吐,连胆汁都快吐出来了,随后肚子像翻江倒海,跑了七八趟厕所。 更吓人的是,她突然感觉手脚发麻,胳膊腿僵硬得像木头,连手机都握不住,嘴唇发紫,浑身冒冷汗,送到医院时,她已经说不出话,手指蜷缩得掰不开。折腾了半个多小时,她才慢慢缓过来,虚弱地跟医生说:“昨晚就吃了这几个虫子,别的啥也没碰。” 史女士表示,夜市摊、农家乐都把它当 “特色菜”,说 “高蛋白、营养好”,她看着别人吃得香,就想着试试,没想到自己的身体根本不买账。现在想起那晚的难受劲,她还直打哆嗦:“再也不敢碰这些奇怪的东西了,真的要命。” 很多人觉得知了猴是 “野味”“补品”,却不知道它的蛋白质和咱们平时吃的鸡鸭鱼肉不一样。这种昆虫蛋白属于 “异体蛋白”,对人体来说是个 “外来户”,免疫系统可能把它当成 “敌人”,一看见就 “拉警报”,轻则让人皮肤痒、起疹子,重则像史大姐这样上吐下泻、全身过敏。 这几年,昆虫美食在各地夜市悄悄流行,炸蚂蚱、烤竹虫、炒蚕蛹成了 “网红小吃”,不少人抱着 “别人吃没事,我也试试” 的心态尝鲜,却忘了过敏这事儿 “千人千面”。 老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某些地方的传统食材,可能是当地人长期适应的结果,外来者盲目跟风就容易出问题。而且,“高蛋白” 不等于 “好吸收”,人体对昆虫蛋白的消化吸收率远不如鸡蛋牛奶,反而可能因为难以分解,增加过敏风险。 记住:真正的 “吃货” 不是敢吃一切,而是懂得敬畏身体,知道什么该吃、什么得忌口 —— 这不是胆小,而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基本的负责。 #女子吃了6个知了猴后上吐下泻# #分享城市新鲜事#

0 阅读:299

猜你喜欢

千千晚

千千晚

千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