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真大!”广东,小男孩玩耍时,竟然将扎带套脖子上,不知情的妹妹,拉着扎带使劲拉扯,小男孩仅仅捂住脖子,瞬间痛苦倒地,不停在地上翻滚,此时小男孩已经满脸通红,即将缺氧! 幸好家长发现动静后,及时拿来剪刀将脸扎带剪断! 看视频中,小男孩和妹妹的年龄,应该也就3岁左右,正是对什么东西都好奇的年纪!在一堆玩具里发现个扎带,也不知道是家长无意掉的,还是小孩去翻出来的,小男孩就以为是玩具,随手往脖子上一套,晃荡着逗妹妹笑。 妹妹看见哥哥脖子上飘着 “绳子”,兴奋地扑上去拽住尾端,学着平时拉玩具绳的样子用力一扯 —— 塑料扎带瞬间收紧成死结,明明脸色猛地涨红,双手乱挥着倒在地上,双腿蹬得地板咚咚响。 爸爸在厨房听见动静,跑出来只见儿子躺在地上拼命挣扎,扎带深深嵌进脖子皮肤,妹妹还攥着扎带咯咯笑。她心脏狂跳着冲过去,抓起剪刀剪断扎带,小男孩咳嗽着大口喘气,脖子上立刻肿起一道紫痕。 “当时以为他们在闹着玩,根本没料到是扎带!” 妈妈事后回忆,后怕得声音发颤。 在兄妹眼中,扎带不过是根能弯曲的塑料条,和积木、头绳没什么区别。但成人都清楚,这种自锁设计的扎带承重可达 5 公斤,绕在脖子上相当于一个 “隐形绞索”,儿童颈部肌肉力量弱,仅需 2 公斤拉力就能压迫气管,3 分钟内就可能窒息。 类似的 “家庭隐形杀手” 其实无处不在:阳台上的晾衣绳、抽屉里的橡皮筋、快递包装的塑料绳、奶奶针线盒里的别针…… 这些在成人看来 “无害” 的小物件,到了孩子手中,都可能变成致命工具。 孩子的探索欲和模仿力极强,他们会模仿动画片里 “绑住敌人” 的情节,却完全不懂 “拉力” 和 “窒息” 之间的关联。正如老话说的 “无知者无畏”,孩子的天真,恰恰需要成人的 “过度警惕” 来守护。 家长监护:别让 “心大” 变成 “遗憾”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小物件导致的儿童窒息、缠绕事故超过 10 万起,其中 70% 发生在家庭环境中,且超过半数是家长认为 “ 无害” 的物品。这次事件中,若晚发现 30 秒,后果不堪设想。 老话说 “防患于未然”,放在这里再贴切不过。每一个家庭都该明白:危险不会因为 “孩子可爱” 就绕道而行,意外不会因为 “偶尔疏忽” 就减少伤害。我们可以包容孩子的调皮,但绝不能包容对安全的侥幸。 在孩子的安全面前,永远没有 “小题大做”,只有 “必须做好”。毕竟,比起事后的后怕,事前的 “多此一举” 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小孩玩耍把扎带套脖上 家长及时剪断#
四姑娘山坠崖的男孩是和表哥一起爬的山,表哥因为速度慢,还在后头,于是亲眼看到表弟
【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