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退出印度冰洗市场,中国企业补位但需警惕技术流失

数据读城 2025-07-05 19:39:00

日本松下电器集团已被证实退出了印度冰箱及洗衣机市场,连续6年的亏损是松下不得不终止上述业务的主要原因,以松下等品牌为代表的日本企业有选择地放弃印度市场,中国企业会因此受益么?看似甜美的印度市场蛋糕,可能埋下中国企业多年后的隐患。 日本和韩国的相关企业已经开始担心,因为中国企业大量的对印无偿技术输入,未来可能造成全球家电制造业“东亚制造、全球供货”局面的崩塌。 日本企业败退印度市场,有中国企业的缘故? 按照松下印度公司的说法,其将专注印度市场更赚钱的领域,比如工业互联、商用光储、智慧电力等。 松下印度公司被迫调整业务矩阵,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国企业的冲击,出于谨慎布局,松下印度公司一直都未完成印度本土化生产,采用的策略是关键零组件由日本本土生产,运抵印度后组装销售,这直接导致了部分产品特别是中低端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市场竞争力,无法与中国企业、中印合资企业在印度市场打价格战,最后不得不选择退出。 而中国企业出于抢占市场的目的,大多数时候都选择在印度进行毫无保留的生产线搭建与技术普惠,无限制地对印度籍员工进行技术传授,一方面此举确实实现了印度所要求的本土化生产目标,也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一方面印度在完成技术设备的掌握与技术人员的培训后,基本会以各种理由让中国企业出局,近年来不断爆出的中国企业印度分公司、合资公司暴雷、退出、甩卖等消息,中国企业在印期间所赚取的利润大多被用于印度工厂的再投资,而很少转出印度,中国企业出局后的生产线与股份也基本为印度几大巨头企业,如塔塔等廉价收购。 最典型的即有保变电气印度公司的被清退,此举直接致使中国领先全球的特高压技术有流失的风险,据称印度已经使用该技术实现对中东地区的电力销售。 “8亿印度中产的大市场”,中国企业的得与失 印度有着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极有可能复制中国此前消费大爆发路径,即从中低端消费品做起,以规模换技术,逐步迈向高端产品。不过,与中国企业彼时的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不同,印度企业可能会因中国企业的“慷慨”而少走很多弯路。 扶持本土白色家电企业是印度顶层设计的既定目标,日系、韩系和中国企业都在印度白色家电市场深耕,中国家电企业在印度布局已有近20年历史,形成了多个家电生产集群,遗憾的是,这些家电生产集群近年来爆出最多的消息,是中国企业向印度方转让股份或技术。 “8亿印度中产组成的庞大市场”已经被证实其即便面向未来也是一个伪命题,但众多中国企业仍选择相信,并无节制的对印进行“技术扶贫”,以收获一时的资本市场高估值,此举可能暂时有少部分人受益,但最终会让整个中国产业界吞下技术流失、企业出局的苦果。

0 阅读:224

评论列表

不曾许诺

不曾许诺

23
2025-07-06 12:07

国家应该尽早立法,给这些没有底线的垃圾企业敲响警钟。

猜你喜欢

数据读城

数据读城

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