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京剧皇后”言慧珠自缢前,她拉着11岁的儿子跪在丈夫俞振飞面前,嘱托他把孩子抚养成人,俞振飞当场答应:只要我有饭吃,他就有饭吃...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6年9月10日深夜,上海华园别墅格外安静,47岁的言慧珠拉着11岁的儿子,跪在俞振飞床前,请求他日后照顾好孩子,俞振飞答应她,表示只要他有饭吃,孩子就不会挨饿。 天亮之前,她走进卫生间,用白绫自缢,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她留下的,是一位母亲最后的托付,也是京剧舞台上最璀璨的一颗星陨落的痕迹。 言慧珠出生于1919年北京一个梨园世家,父亲言菊朋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她从小生活在戏曲环境中,耳濡目染,对舞台产生浓厚兴趣,当时社会对女子学戏有很多偏见,她不得不偷偷摸索,学习身段和唱腔。 12岁开始,她拜姜顺仙和程玉菁等名家学习京昆,反复模仿戏中角色,在家人的阻拦中,她一边上学,一边偷偷练功,父亲起初强烈反对,但看到她的执着和天赋,慢慢改变了态度,开始教她家传技艺。 16岁那年,言慧珠正式登台演出,她文戏唱腔清晰细腻,武戏动作干净利落,很快获得观众认可,1939年,她与父亲共同组建“春元社”,在舞台上合作演出《三娘教子》,引起广泛关注。 那时,她开始在上海崭露头角,演出《扈家庄》《贵妃醉酒》《白蛇传》等剧,场场爆满,迅速走红,她的扮相和嗓音成为观众口中的佳话,被誉为坤角中的佼佼者。 父亲言菊朋一直是程派老生,他希望女儿走稳传统老路,不要过于追求舞台表面光鲜,言慧珠却认为艺术需要不断突破,1943年,她正式拜在梅兰芳门下,成为梅派女弟子。 她为了求得真传,每天天不亮就去梅宅候着,请教唱腔和动作设计,她学习《霸王别姬》《生死恨》等剧,不仅模仿梅派精髓,还加入昆曲和武戏的元素,使得舞台表现更加立体。 她设计的“舞盘”动作在剧《太真外传》中首次亮相,在旋转圆桌上完成唱念做打,成为当时舞台创举。 事业达到顶峰时,她的私生活却屡屡波折,1946年,她与电影演员白云结婚,婚后不久,白云挥霍成性,透支她的积蓄,还将她的首饰典当,婚姻仅维持了不到两个月便草草收场。 之后她独立创办“言剧团”,将全部精力投入舞台,1950年代初,她与青年老生薛浩伟结婚,育有一子,取名言清卿。 儿子出生后不久,她坚持让孩子随母姓,这一决定成为两人关系恶化的导火索,两人性格不合,经常争吵,随着剧团解散,生活变得拮据,婚姻走向终点。 1957年,她与大她17岁的昆曲名家俞振飞再婚,当时俞振飞刚丧偶,是上海戏校校长,有一定社会影响力,言慧珠希望通过这段婚姻得到一份稳定,也希望能有艺术上的同行者。 但婚后生活并不如她想象,两人性格差异极大,俞振飞为人圆滑,而言慧珠为人刚直,处理事情总是直接冲撞,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分房而居,关系逐渐疏远。 进入1960年代初期,社会风向迅速变化,剧团合并为国营,原本红极一时的名角逐渐被边缘化,批斗会接连不断,言慧珠的家中被抄,许多珍贵戏服和梅兰芳赠送的物品被毁。 她写下的戏本、练功记录也被烧毁,她曾珍藏的凤穿牡丹戏服,被泼上黑墨,金线图案变得模糊不清,她成了“资产阶级文艺分子”的代表,被拉上批斗台游街示众,在这样的背景下,她开始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和绝望。 儿子言清卿在学校常常被欺负,回家哭诉无人倾诉,俞振飞为了自保,与她保持距离,在一次批斗中,他甚至公开指责她生活奢靡,这种冷漠彻底击碎了她的最后防线。 那年9月的晚上,她看着熟睡的儿子,把他送进俞振飞房间,她对着熟睡的丈夫下跪,请他好好照顾孩子,随后,她走进卫生间,系上白绫,用最沉默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 言慧珠死后不久,俞振飞带走了华园几乎所有值钱的物品,包括她留下的一笔存款,儿子被送离上海,寄人篱下多年。 言清卿成年后为追回母亲的钱,与俞振飞对簿公堂,直到对方晚年才承认那笔钱确是言慧珠的积蓄,是她自杀前一天亲自从银行取出的。 言慧珠的一生,浓缩了梨园女子在时代夹缝中的挣扎,她在舞台上留下了无数经典角色,但在现实中却无法守住最基本的尊严与幸福。 那个深夜,她选择的托孤一跪,是一位母亲为孩子拼尽的最后力气,她走得悄无声息,但她在戏台上曾经迸发的光芒,至今仍留在世人记忆中。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母亲言慧珠与“好爸”俞振飞
当代年轻人回村全靠“人脉”,这是真有实力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