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广东汕头,男子来旅游,听说这边的海鲜特别便宜,就从一个平台下了一个单,318元可以获得8份海鲜,一份素菜套餐,下了单之后,他就赶紧去品尝,结果到店,店员一看,他是外地人,就告诉他,318元是冻品价,新鲜的要到缸里去点,并且不告诉价钱,结果男子拿到付款清单,竟然要他2297元。
老话说:人在旅途,最怕挨刀这不7月4日,据江南都市报报道,广东汕头就上演了这么一出‘海鲜宰客’闹剧,把外地游客‘坑’得猝不及防。”
那是正值旅游旺季,广东汕头南澳岛本是游客向往的滨海胜地,可来自外地的赵先生(化名),却在这碰上了糟心事,赵先生早听闻汕头海鲜实惠,想着借此大快朵颐便在旅游平台下单了一份318元的套餐,页面清楚标注“8份海鲜 + 1份素菜”,满心期待奔赴涉事餐厅。
到店后,店员一听赵先生口音是外地人,话风瞬间转变告知他318元只是冻品价格,若想吃新鲜的,得去缸里现点。
赵先生虽有疑惑,可架不住对“新鲜海鲜”的期待,加上店员没提价格细节,便跟着选了几样,他想着就算新鲜海鲜贵点,平台套餐价摆在那总不至于太离谱。
然而结账时拿到付款清单,赵先生彻底傻了眼——账单金额赫然是2297元!更让他气愤的是,自己选的本就是常见平价海鲜,就算按市价算,也不该跳出318元的数倍。
这哪是正常消费,分明是“看人下菜碟”的宰客套路!赵先生又惊又怒,意识到自己妥妥被“坑”,可身处异地,面对商家的“强买强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此事经网络发酵,瞬间点燃网友怒火。有人痛批:“这是把游客当‘提款机’!老话说‘诚信为本’,商家连基本诚信都扔了,汕头旅游脸都被丢光!”
也有网友分享相似遭遇,爆料涉事餐厅“惯犯”行径——之前叫“八号鱼港”,因宰客被投诉多次,换个店名继续“坑” 。大家纷纷喊话监管部门:“必须严查!别让一颗老鼠屎坏了旅游城市口碑!”
很快当地市场监管局回应,称此前就关注过该店投诉,7月3日事件爆发后,已第一时间查封涉事的海上渔村海鲜餐厅,而且平台也显示其暂停营业。
可网友仍不“买账”:“监管不能等‘出事’才动手,早干啥去了?” 毕竟旅游市场宰客伤的不只是游客的心,更是城市的旅游名片。
而且这件事,说白了就是商家“利欲熏心”,妄图靠欺客宰客赚快钱,可人在做,天在看如今信息传播这么快,一旦口碑崩坏,砸的是自己饭碗更是给城市旅游拖后腿。
老话说“金杯银杯,不如游客口碑”,汕头想留住游客、打响旅游招牌,就得狠狠整治这类乱象,监管要“露头就打”,商家更得守住“诚信底线”。
毕竟旅游本是开心事,别让“宰客套路”成游客心病,希望这次事件能给所有旅游城市敲响警钟——善待游客,才是旅游发展的长久正道,也盼着赵先生的遭遇能推动旅游市场更透明、更干净,让大家敢旅游、愿旅游。
你怎么看这起“海鲜宰客”事件?觉得旅游市场该咋彻底根治这类乱象?
信源:据江南都市
毒药丸
价格有点贵,但说夸张也没那么夸张。膏蟹、花螺、老虎斑,说是普通海鲜[哭笑不得]好家伙,要是吃好点不得上龙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