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补肾,熟吃健脾,正当季,一星期吃2次,作用真大,不懂可惜 这个时候的山药,正当季,水分足,粉性好,拿起来沉甸甸的,掰开一看,瓤白得像新刨的墙灰。别小看这根土里长出来的东西,吃得对了,对身体真有一套。 山药这个东西,生吃和熟吃,它的用处不一样。很多人只知道拿山药炖排骨,炒木耳,或者做山药泥,但吃法不一样,给身体带来的效果也不一样。中医早在《本草纲目》里就说过,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简单点说,就是对肾好,对脾胃也好,还能管点别的毛病。 先说生吃。山药生的时候,脆脆的,有点像清甜的萝卜,嚼着还带点黏糊的汁水。这个黏糊的东西,不是坏东西,反而是山药补肾的关键。《神农本草经》把山药列为上品,意思就是吃了不会伤身,能长期吃。生吃的时候,这些有效成分没被高温破坏,尤其是那个叫“黏蛋白”的东西,吃进去之后,对肾有好处,还能帮身体储备一些能量。肾是个不爱说话的器官,等你真感觉不对劲了,往往已经有点晚了。平时多吃点生山药,就像是在给肾打个底,别等它喊疼。 不过生吃山药也不是随便啃,得挑那种比较嫩的铁棍山药,削皮之后用清水泡一泡,再蘸点醋或者蜂蜜水,既去掉那点涩,也让肚子更好接受。有的人皮肤对山药汁敏感,削皮时最好戴个手套,不然胳膊上起一层痒疙瘩,像被蚂蚁亲过一样。 再说熟吃。山药熟了之后,性子就变了,从补肾慢慢转向健脾。脾这个东西,说实话,很多人都不太在意。可脾不好,人就容易累,吃点东西就胀气,大便也不太利索。熟山药糯软香甜,对脾胃很友好,特别适合那些一到换季就肠胃闹腾的人。煮粥、炖汤、蒸着吃都行,尤其是跟红枣、莲子搭配,味道好,身体也舒服。 山药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它不像人参、鹿茸那种热性特别强的补品,吃多了容易上火。山药温和,脾气好,男女老少都能吃。糖尿病的人也能吃,山药升糖指数低,吃了不会让血糖蹭蹭往上涨。甚至有研究发现,山药里的某些成分还有助于调节血糖,对胰岛功能有点帮助。吃山药不是治病,只是帮身体维持个平衡,别把它当药吃。 有些人肚子不舒服,老拉肚子,尤其是换季或者吃点凉的就闹腾,可以试试熟山药。每天吃一点,慢慢地脾胃就能强壮起来。像那种动不动就没胃口、吃饭打嗝、饭后犯困的人,也都适合吃。脾一旦强了,气血才能生得足,人才能有精神。 说个简单的规律,如果你感觉最近肾有点虚,比如腰酸、精力差、晚上老醒,那就生吃点山药;如果感觉肠胃不舒服,吃饭没啥劲,老胀气,那就熟吃点。也不用天天吃,每周吃个两三次就行,贵在坚持。像锄地一样,锄一次没用,得一锄一锄慢慢来。 现代研究也不傻,早就盯上山药了。有一项2021年发表在《中国中药杂志》的研究指出,山药多糖能调节免疫、抗氧化、改善肠道菌群,听着有点玄,其实意思就是它能让身体少点毛病,多点抵抗力。再比如山药里的皂苷和黄酮,有抗炎作用,对心血管也有点保护作用。这玩意不光是补肾健脾,连心脑血管也照顾到了。 不过有一点得提醒,山药虽好,也有点讲究。湿气重、舌苔厚腻的人,最好别一次吃太多,尤其是熟的那种粘糊糊的山药泥,吃多了反而容易“闷”住脾胃。还有就是便秘的人,生山药吃多了可能更不容易排便,要注意搭配点润肠的东西一起吃。 山药就像是老家的黄牛,不声不响地给你耕地,不炫耀,不张扬,但你少不了它。现代人习惯了快节奏,吃饭也讲究快,肠胃和肾都吃不消。山药不贵也不难找,超市和菜市场都有,买点回来,每周吃个两次,熟的生的换着吃,时间久了,身体会告诉你:真有用。 这个季节的山药,正当时,水分足,药性好,不懂它就太可惜了。别等身体出问题了才后悔,早吃早受益。
生吃补肾,熟吃健脾,正当季,一星期吃2次,作用真大,不懂可惜 这个时候的山药,正
伍科普
2025-07-05 10:25:27
0
阅读: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