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警告美国,若不发生战争,与中国搞零和博弈,是一个大错误。从美国的角度看,发动对华贸易战就是在搞“零和博弈”,不过,美国专家却强调,如果不跟中国开战,只是一味地搞零和博弈,那必定是个大错误,这该如何解释呢? 零和博弈,就是一个人的赢就是另一个人的输,比如下棋,你赢一局,对手就得输一局,总和是零。贸易战呢,美国觉得自己加关税、搞封锁,能让中国吃亏,自己占便宜,这不就是零和博弈的思路?2018年,特朗普上台没多久,就开始对中国商品加税,先是25%的关税,覆盖600亿美金的货,后来范围越来越大,钢铁、电子产品啥都包括。美国的目的很直接:遏制中国经济崛起,顺便缩小贸易逆差。他们觉得,中国赚了美国太多钱,必须得压一压。 贸易战打了五年,到2023年,数据一摆,美国傻眼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没降,反而涨到4200亿美金。加关税没让中国出口崩盘,反而让美国老百姓买东西更贵了。研究表明,90%的关税成本都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2020年美国物价因此涨了0.4%。超市里,洗衣机、电视机价格一跳,普通家庭直皱眉。企业也不好过,美国进口商得掏更多钱,利润被挤压,供应链还乱了套。 科技封锁也是个例子,美国把华为拉进“实体清单”,断了芯片供应,特朗普政府觉得这招能把华为摁死。可华为没倒,反而憋着劲搞突破。2023年,华为三折叠手机一出,全球炸锅,智能汽车问界M7也在欧洲车展上大放异彩。中国的新能源车更是开挂,理想汽车在俄罗斯卖得火爆,挪威市场10%的电动车都是中国货。美国自己的半导体公司因为封锁丢了150亿美金的生意,英特尔、高通股价坐过山车。 从美国角度看,中国的崛起威胁了老大的位置。过去几十年,美国习惯了当全球经济的老大,中国的GDP从2000年的1.2万亿美金蹿到2023年的18万亿美金,眼瞅着要赶超,美国急了。他们觉得,中国的便宜货抢了美国工人的饭碗,技术进步又威胁了美国的高科技霸权。 但奈为啥说这是错的?因为零和博弈压根不适合现在的世界。全球化把各国经济绑在一起,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供应链、投资、贸易全是交叉的。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脚,最后谁都得疼。举个例子,美国的大豆出口靠中国市场,贸易战一打,中国转头从巴西买,美国农民傻眼,2020年农业出口掉了15%。再看苹果,iPhone在中国组装,关税一加,成本涨,苹果的利润也得缩水。奈的观点是,合作比对抗划算,大家都能分蛋糕,非得抢来抢去,最后蛋糕都砸烂了。 贸易战没让中国经济趴下,反而逼着中国搞自主创新。华为的芯片、操作系统的突破就是例子。2020年,美国制裁华为的时候,全球都觉得华为要凉了,可三年后,华为的手机、汽车业务照样风生水起。中国的新能源车、5G技术也在全球开花,美国的封锁非但没达到目的,反而让自己的企业丢了市场。 美国也不是没试过合作。过去几十年,中美在贸易、投资上其实配合得不错。2001年中国加入WTO,美国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中国也靠出口攒下了外汇储备。可到了特朗普时代,美国心态变了,觉得中国占了便宜,必须得打压。奈的警告其实是在提醒美国,零和博弈的路走不通,合作才是正道。他拿历史举例,冷战时美国和苏联斗得你死我活,但最后是外交和经济交流化解了危机。中美现在的情况不一样,没必要搞成新冷战。 但美国政界听不进去。2024年,特朗普再次上台,贸易战又加码。新一轮关税一出,美国制造业的就业反而掉了24万个。农民也急了,密歇根的农业州靠出口大豆为生,中国一减购,农民的仓库都堆满了卖不出去的货。华尔街的分析师算了笔账,贸易战让美国经济每年损失0.5%的增长,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年往上蹿。反观中国,电动车、光伏产业越做越大,全球市场份额节节攀升。 这事说到底,零和博弈的思路害了美国自己。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中国的经济照样稳,科技还在往前冲,美国却赔了夫人又折兵。奈的警告其实是给美国提了个醒:老想着让别人输,自己也得搭进去。全球化不是下棋,不是你吃我子我就得输,合作才能把盘子做大。
美专家警告美国,若不发生战争,与中国搞零和博弈,是一个大错误。从美国的角度看,发
杰彦评娱乐
2025-07-04 16:33:30
0
阅读: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