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晖号” 的成功首航,在氨能的发展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研发团队经过两年多的潜心研究,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氨能在船舶领域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发团队通过高压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成功突破了氨燃料自燃温度高的限制,实现了稳定点火,为后续的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 而在解决纯氨燃料持续燃烧技术难题时,他们又遭遇了火焰传播速度慢的棘手问题。他们创新性地采用多级预混燃烧设计,使氨燃料在燃烧室内,形成梯度反应场,让火焰在其中有序传播,从而解决了火焰传播速度慢的难题,实现了纯氨燃料的持续稳定燃烧 。 氨气高效催化裂解产氢技术的研发过程,同样充满艰辛。研发团队深知,氨气催化裂解产氢,是提高氨能利用效率的关键环节。他们自主研发钒基催化剂,经过无数次的配方调整和实验验证,终于成功研制出在 300℃下,可将 30% 的氨气裂解为氢气的高效催化剂,显著提升了燃烧效率,使氮氧化物排放降低 80% 以上 。 在纯氨燃料供应系统模块化设计制造技术,和氢氨混合气体燃料,在气体内燃机高效燃烧,及控制技术方面,团队成员们不断优化设计方案,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智能控制技术,解决了液氨储存、输送和燃烧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 。自主研制的双层真空绝热储罐,与智能温控技术,实现了液氨在 - 33℃下的安全储存与精准输送,系统体积比传统柴油系统减少 40%;通过动态调节氢氨比例,使发动机热效率提升至 42%,接近当前天然气发动机水平 。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氨具有独特的燃料特性,不仅属零碳排放,而且能量密度大、价格便宜,液氨价格不到汽油的 1/5,只有液氢价格的 1/16 。然而,长期以来,技术上的难题一直制约着氨能的发展,点不着火,无法作为燃料,让氨能的应用一度陷入困境。 经过两年多的潜心研究和艰苦攻关,研发团队终于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 23 项发明专利 。这些技术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 “氨晖号” 的成功首航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也为氨能在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开辟了道路 。 “氨晖号” 的成功首航,无疑是氨能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不被戳到痛处,没人愿意拼命,这话放南航这两起事儿上,太扎心了。3
【9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