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中国风雨飘摇,清王朝腐朽不堪。这一年,黄花岗起义在广州爆发,林觉民,这位年仅24岁的革命者,毅然投身其中。起义前三天,他在香港写下两封绝笔信,一封给父亲,一封给怀有身孕的妻子。其中,《与妻书》更是成为近代中国最动人的文字之一。
林觉民自幼聪颖,拒绝科举,追求自由平等。他深知起义凶多吉少,却仍义无反顾。信中,他倾诉对妻子的深情,也坦陈为了天下人的幸福,必须舍弃小家。这封信,是爱与信仰交织的灵魂呐喊。
起义失败后,林觉民被俘,面对严刑拷打,他毫不动摇,最终英勇就义。他的遗书由友人带回福建,途中却遭遇土匪。土匪首领本想抢劫财物,却在读完《与妻书》后,被深深打动。他跪地乞求原谅,将财物如数奉还,并护送友人离开。
这封信,唤醒了土匪首领的人性与善意。它没有声讨命运,只有对妻子的爱、对国家的忧思和赴死的勇气。信中那句“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让这位身经百战的匪首泪湿眼眶。
《与妻书》最终平安归还林家,代代相传。它曾几次险些遗失,却总在关键时刻得到贵人相助。如今,它的真迹保存在福建省博物馆,成为无数人缅怀的对象。
这封绝笔信,穿越百年风尘,不仅安慰了一位将赴死的青年,更唤醒了一群穷凶极恶之人。林觉民虽已逝去,但他的热血与忠诚从未消散。这封信告诉我们:真正的情义,不会因生死而湮灭;真正的力量,源自心中那份无悔的信仰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