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活久见!”7月3日湖南常德,老母亲活得好好的,儿子竟然给她买好了棺材!更让人

唐文的飞扬 2025-07-04 13:29:45

真是活久见!”7月3日湖南常德,老母亲活得好好的,儿子竟然给她买好了棺材!更让人意外的是,他还雇了16个劳壮力把坐在棺材上的母亲抬回了家!原来,这是当地独特的一种风俗,给家里健在的老人提前置办好棺材,叫做“备寿材”,其实是是件给老人“添福寿”的大好事。网友:“第一次见棺材抬活人,祝老人家长命百岁!”

据温州都市报7月2日报道,当地一位老母亲活得好好的,儿子却给她买好了棺材还雇了16个劳壮力,把坐在棺材上的母亲抬回了家,这乍一听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实际上这却是当地一种独特的风俗,叫做“备寿材”寓意着给老人“添福寿”是件大好事。

当天,一家棺材铺门口格外热闹聚集了不少人,只见16名身着统一服饰的青壮年,腰间系着红色腰带,手里拿着长木和绳子看起来像是准备抬什么重物。

而旁边还有一支穿着红色衣服的乐队,锣鼓喧天,气氛十分喜庆,不一会儿一口黑色的棺木被抬了出来,紧接着一位老人在子孙的搀扶下面带笑容地坐进了棺材里,她一手举着黑伞一手还高兴地向周围的路人挥手致意。

随后16位壮汉熟练地将长木用绳子绑在棺木上,前后各分配8人随着一声令下,棺木被稳稳抬起。

队伍所经之处鞭炮声不断,村民们也纷纷捧出米缸,向棺木撒“福寿米”,寓意着分享福气。

整个过程持续了约两小时,最终这口棺材被抬回了老人家中,安置在正堂用红绸覆盖起来。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种“备寿材”的习俗在当地已经流传了很久,古人认为提前准备寿材是“冲喜”,能化解灾厄,为老人祈求福寿延绵。

而让老人坐在棺材里被抬回家,一方面是让老人看看自己以后过世后的情形,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是家族孝道的一种彰显,不过办这样一场仪式,花费也不少据说大概要2万元左右,所以现在也不是很常见了。

此事被传到网上后,立刻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表示:“第一次见棺材抬活人,真是开了眼界,不过还是祝老人家长命百岁。”

也有网友认为:“虽然理解这是当地风俗,但看着还是觉得有点怪怪的。”当然,也有一些网友对这种做法提出了质疑,觉得花费这么多钱来办这样的仪式,有些浪费。

但不管怎么说,大家都能感受到儿子对母亲的那份孝心。

而老话说:“百善孝为先。”虽然这种“备寿材”的方式在外界看来有些特别,但在当地的文化背景下,它却有着深厚的意义。

它不仅是对老人的一种美好祝愿,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在现代社会我们对于不同的风俗文化,应该保持尊重和理解。毕竟每一种风俗的背后都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和对亲情的珍视。

那么对于湖南常德的这种“备寿材”风俗,你是怎么看的呢?你觉得这样的方式是否值得提倡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温州都市报《湖南一男子为母亲买棺材,让母亲坐棺材里雇16力士拾回家》2025.07.03)

0 阅读:75

评论列表

  驀

  驀

1
2025-07-04 16:46

很常见,老家里很多老人家都会在年纪差不多的时候准备好自己的棺材,我们老房子里面就有,小时候那些吃的零食都是放在里面的,我经常去里面找东西吃呢

猜你喜欢

唐文的飞扬

唐文的飞扬

唐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