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相声演员牛群不顾冯巩和家人的劝阻,带着满腔热血跑到安徽蒙城县当副县长,想靠自己的名气和努力让这个小县城经济起飞。可谁能想到,这条路还没走多远,他就撞上了大麻烦——村民投诉他贪污几百万,说他中饱私囊。
2000年12月,牛群以挂职锻炼的方式当上了蒙城县副县长。这可不是随便玩玩,他是真心想干出点名堂。凭着自己相声演员的名气,他一上任就忙着招商引资,想给蒙城带来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最出名的项目就是“牛群商贸城”,投资上亿,当地人一度觉得这是蒙城经济要腾飞的信号。牛群干劲十足,跑前跑后,确实拉来了不少商机,商贸城刚开业时人头攒动,大家都对他寄予厚望。
可好景不长,牛群的几个大项目很快就露出了问题。除了商贸城,他还搞了五子牛特殊教育学校和五子牛饮料有限公司,被称为他在蒙城的“三大杰作”。但这三大杰作没一个撑得住。商贸城开业没多久就没人气了,招商困难,最后大楼空空荡荡,只能当车库用。特殊学校也没能给学生带来啥像样的教育,还有几百万社会捐款不知去向,账面上查不出个所以然。饮料公司更惨,欠了一堆债,资产负债率高达91.4%,基本是资不抵债。这几个项目砸下去的钱不少,可效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项目失败也就算了,牛群的一些做法还惹了更多争议。他在蒙城推过什么“神船”和“万能仪器”,结果被证明是忽悠人的玩意儿,名声一下就臭了。还有人说他圈地时非要请“先生”看风水,这在当时可是挺招人非议的,觉得他一个副县长咋还信这些?这些事一桩接一桩,让村民对他的信任一点点崩塌。牛群本想靠名气办事,可这些举动反而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到了2004年,村民实在憋不住了,开始投诉牛群,说他贪污了几百万,中饱私囊。这消息一出,舆论炸了锅。牛群呢,也没坐以待毙,他公 开说要“裸捐”家产,把自己所有东西捐出去,还主动要求相关部门查他。结果调查下来,牛群没贪污,算是清白的。可这事没那么简单,“裸捐”喊得响亮,最后也没真捐成,村民和外界的质疑反而更多了。有人说他作秀,有人说他干不了实事,总之,这场风波把他彻底卷进了舆论的泥潭。
2005年,牛群干不下去了,只能灰溜溜地离开蒙城,结束了副县长生涯。回到北京,他试着重拾相声老本行,可惜当年的人气早就没了影。观众不买账,市场也不认了。后来他就慢慢淡出了视线,现在都七十多岁了,过着低调日子,偶尔接点小商演糊口。曾经那个满怀憧憬想干大事的牛群,留下的只有一段让人唏嘘的故事。
牛群虽然有心干大事,可明显缺经验。商贸城、特殊学校、饮料公司,这些听着挺唬人,可实际操作起来,他没抓到点子上。招商引资不是光靠名气就能成,管理运营更得靠真本事,他在这方面明显准备不足。他那些稀奇古怪的举动,比如推“神船”、看风水,村民看着就觉得不靠谱,时间一长,谁还信他?最后,面对指控时,他的“裸捐”虽说想证明清白,但没落实,又让人觉得他光说不练。
牛群有热情没错,可热情不等于能力。蒙城的事儿说明,光有梦想没用,还得懂行、接地气。他想带动经济发展是好事,可没摸清当地实际情况,步子迈太大,最后摔了个跟头。反过来,村民对他的投诉也有点情绪化,毕竟调查证明他没贪,可这也提醒当官的,得让老百姓看得见你的实干,不然再大的名气也没用。
微尘
跨界都死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