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正杰的这句话,扔得比飞弹还狠:“解放军两小时就能登陆,台军集合都来不及。” 不是哪个媒体人在放风,也不是对岸大内宣的脚本,而是退役将军、台湾战争学院教官的原话。这话一出口,台北那边鸦雀无声,比前线还安静。他说的不是威胁,是现实;不是推测,是评估。而更让人发冷的,是他还只说了“登陆”这部分,压根没提“空降”或“斩首”这回事。 从他嘴里讲出这句话的时候,岛内那点靠嘴维稳的幻想,基本就破功了。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谁先动手,而是现在两岸都还没动手,到底在等什么。 台湾那边在等什么?得分人。老百姓盼稳定,军人等命令,蓝营在等机会,民进党在等美国。但真要说谁决定这局棋,显然不是国民党,而是现在牢牢把住电门开关的民进党。他们打的是“两拒三盼”的算盘:拒统一、拒谈判,盼大陆收手、盼美国出兵、盼岛内独心成主流。想法不高明,套路也不新,但至少得明白一点,这三盼两拒,全数落空。 “以武拒统”是死路。栗正杰那句“两小时集合都来不及”不是唱衰,是实话。“依美拒统”也靠不住。拜登再怎么老练,也撑不起一场不该打、也赢不了的仗。等到特朗普上台,台湾恐怕连个热线都拨不通。更何况,美军连在台协防的说辞都不愿多讲一句,就别指望真有航母冲进来送命。台湾真打起来,美国能做的,大概只有“强烈关切”。 至于那三个“盼”,更像自我催眠。盼大陆不动手,是把对手的耐心当退让;盼美国来救,是把盟友的嘴炮当防御;盼全民皆独,是把洗脑当信仰。岛内多少年轻人没读过《三民主义》,只记得“天然独”这四个字。这不是选项,是病灶。但很遗憾,这病靠协商治不好,靠教科书更治不好,现实得用现实打醒。 大陆这边又在等什么?一个合理、合法、可操作的窗口期。并不是怕打,也不是不敢打,而是等一个“打一次解决一次”的条件,而不是打完还得二次三次收拾残局。所以当前状态叫“箭在弦上”,而不是“冲锋陷阵”。 和平统一当然好听,问题是没对手接招。赖清德还在搞“宣讲巡回”,一边唱独立的曲子,一边拉选票当谱子。整个局面已经不是你想谈就能谈的阶段,而是已经失去了谈的基础。就像老百姓常说的那样,这事已经不是“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怎么打”的选择。 而且不得不说一句,民意是真切的。不是喊口号那种“众志成城”,是真在各个群体都形成了压倒性的共识——统一这事不能再拖了。尤其是退役军人系统、网络舆情,基本上一边倒支持武统。这不是被谁煽动,是长期压抑后的自然爆发。等得太久,不是不动,而是等个对手自曝软肋。现在就看赖当局还能撑多久,撑不住的那一刻,就是局面终结的倒计时开始。 最令人反感的,不是对抗,而是那种隔海对骂的无力感。你骂“匪军”,我回“台独走狗”,听得多了,不是热血,而是疲惫。这场事关国运的棋局,最后能不能赢,不取决于谁嘴巴硬,而是看谁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喊口号的没资格主导未来,骂街的也不是民族的设计师。 统一不是道德工程,是历史任务。它没有替代品,也容不得拖延症。与其等赖清德走火入魔,不如现在就让全世界看明白——中国不是不动手,是在挑明牌;不是没耐心,是给你最后机会。 别说“今日乌克兰,明日东亚”。真到了那一步,谁演谁的剧本,一目了然。 历史这列车快到站了,你还想在车厢里“讲点民主”?对不起,铁轨不通你那方向。
290公里外瘫痪指挥系统?央视放出风声,中国“杀手锏”不藏了想象一下,一枚炸弹
【126评论】【26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