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确实越来越卷了。连一个人口不到300万、地图上得放大三倍才能看清的立陶宛

秋恒看军事 2025-07-02 10:33:33

这个世界确实越来越卷了。连一个人口不到300万、地图上得放大三倍才能看清的立陶宛,都开始在东亚事务上刷存在感了。 最近,立陶宛国防部长萨卡利埃内飞了一趟马尼拉,和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聊得热火朝天。但最抢镜的,不是两国国防合作有多实质,而是萨卡利埃内那句公然拉中国入“威胁名单”的发言。她说立陶宛和菲律宾一样,面对“共同威胁”。然后,硬生生把中国、俄罗斯、伊朗捆成一个“轴心”丢了出来。 这已经不是外交发言了,这是典型的政治表演。 按理说,中国和立陶宛压根没有地缘纠葛,两个国家隔着万里山海,经济交集微乎其微,也没有历史恩怨。说“威胁”,连美国都得拿出点像样的借口,立陶宛却像中了邪,一路狂奔到前线去了。 最魔幻的是:这不是第一次,也很可能不是最后一次。 立陶宛在外交上早已不是“独立行为体”。它现在的策略几乎可以写成一句话:只要美国不翻脸,我就敢往前蹿。之前叫板中国台湾问题,跳得最猛的就是立陶宛,现在菲律宾挑衅南海,它又赶过去站台,典型的外交打卡式“碰瓷”。只不过,这回蹿得太远、演得太浮,连自己都差点没站稳。 先看下这波操作的动机。立陶宛目前的外交路数就是“全押美国”,但它也知道,押注得抢位置,迟了连给美国递水的资格都没了。这几年波罗的海三国在对俄问题上抢着当“急先锋”,立陶宛觉得还不够,又盯上了中国。嘴炮狠、动作多、姿态高,拼命给自己贴“反威权战士”的标签。问题是,演得太猛,总会露馅。 比如这次跑去菲律宾,一通表忠之后,立陶宛可能真觉得自己成了亚太战略里的“一员”。可现实是,中国和菲律宾打交道,从来就没考虑过立陶宛的意见。更别说一个对亚太安全没有任何实质影响的波罗的海小国,靠嘴炮刷存在,不尴尬吗? 但对中国来说,这不是“可笑”那么简单,而是“有害”。 别忘了,立陶宛可是欧盟国家,是北约成员。这种不在东亚却满嘴“亚太安全”的国家,一旦在中国周边问题上持续搅局,很容易成为美国推动“跨区域围堵”的跳板。而中国对立陶宛也早已不再客气,从之前外交降级到现在外交冷处理,其实都已经说明:你想站美国队,那就别怪我们下次连搭理都懒得给。 这也是在给其他摇摆小国看的。 菲律宾这几年最擅长的就是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把主动挑衅说成是“捍卫主权”。但连带着立陶宛都来声援,甚至跑来亚洲刷脸,那菲律宾的“受害者人设”还能站得住吗?换句话说,这根本不是区域主权争议,而是美国体系内小弟们组团表忠的又一轮政治秀。 更讽刺的是:立陶宛嘴上喊着“中国威胁”,背地里却离不开中国市场。别的不说,中国对立陶宛的进口、投资、合作早已全面冷冻。你说中国没有制裁?没有高调宣布,并不等于没有做账。今天你敢骂,明天就能在WTO上哭穷,这是立陶宛亲身走出来的“孤勇者教训”。 再回到萨卡利埃内的这番发言。她把中国、俄罗斯、伊朗归为同一“威胁轴心”,明显是想照抄布林肯的那套“自由世界VS邪恶轴心”的冷战语录。但问题是,这种三段式语言逻辑早在乌克兰战事陷入胶着、中东停火卡壳时就失效了。今天的世界,不再需要一个新冷战的“剧本”,更不会允许一个毫无战略权重的小国来导演剧情。 别以为“跳得高”就等于有筹码,真到摊牌时,波罗的海风浪再大,也不过是一阵侧风。 对于中国来说,这件事已经不值得动怒,但值得记录。毕竟外交这回事,不怕有人挑衅,就怕有人自愿当炮灰。立陶宛这波操作,基本已经把自己的角色坐实了:不讲地理,不管利益,甘做外部势力的语音助手。只是这个助手,最后大概率会被静音。 很多国家都犯过一个致命错误,把中国的沉默误解为软弱。等到反制开始、经济断点、外交冷藏,再想“回头是岸”就晚了。 中国的立场其实一直很清楚:你挑衅,我不惯着;你上蹿,我冷处理;你硬碰,我反制。不追求热脸贴冷屁股,也不指望每个国家都能识大体讲风度,但最起码,不要以为靠骂中国就能蹭红利。 说到底,中国不惹事,但从来不怕事。 立陶宛那点儿戏码,最后谁买单,不需要再猜。

0 阅读:337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66

用户16xxx66

9
2025-07-02 10:58

都是演员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1
2025-07-02 11:07

舔狗必亡

微風中的雨

微風中的雨

1
2025-07-02 15:23

每次看到立陶宛狂吠 就觉得二战慈父抢在小胡子之前控制波三傻的正确

秋恒看军事

秋恒看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