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最近搞了个看上去挺吓人的动作:内阁拍板通过一项“开火许可”,授权自卫队,

秋恒看军事 2025-07-02 10:33:33

日本政府最近搞了个看上去挺吓人的动作:内阁拍板通过一项“开火许可”,授权自卫队,在“必要时”击落“侵犯日本领空”的外国无人机。 说得挺硬,听着像是下一秒就要在东海擦枪走火。但再往下看,味就变了。这所谓“授权”,其实更像是一次高调表态,低调执行。说白了,就是一张印了“可以打”的纸,背后藏着一堆“不敢打”的法律脚注和现实困境。 最典型的就是它那部“和平宪法”。日本《自卫队法》第84条之5写得明明白白:只有在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的前提下,才可以动用武器。你无人机飞来了?好,先确认是不是“构成威胁”;没有飞进领空?再见;飞进了但没有敌意?不能打;飞进了还有敌意?那要不要再判断一下是否“紧急”?,这么一连套流程下来,战机都得开回基地加油了。 这不是笑话,是日本自卫队几十年来的常态。你以为他们“开火”的门槛是一个按钮,其实是一座法院。 更讽刺的是,东京此刻大张旗鼓讲击落无人机,背后其实是认清了一个现实:东海的天,已经不是他们说了算了。十年前,是美国P-8从宫古水道进进出出,现在,是解放军空警-500、BZK-005、攻击-2挂着编队,从钓鱼岛南北两翼游弋而过。而那些本该第一时间“拦截”的F-15J战斗机,年久失修、数量吃紧、飞行员超负荷,日本防卫省年初就承认,日空自系统性“应对乏力”。 你听到的是他们“可以击落”,其实他们怕的是“根本追不上”。 他们更怕的是击落之后的代价。无人机不载人,是的,但无人机背后是战略信号。你如果真在公海空域“拦截”一架无害目标,那问题就不是“是不是威胁”了,而是你是不是在挑事。到时候别怪别人动真格,拿钓鱼岛、宫古岛、与那国岛重新梳理一下“界线逻辑”。更不用说,万一那架“被击落”的无人机是个诱饵,后面吊着的是战斗群编队,谁是猎人谁是猎物,真不好说。 这次的“击落决议”,与其说是军事部署,不如说是心理战。是日本政府对内安抚,对外恐吓的一种表达:我没有更强的防空系统,也买不起够多的F-35,但我可以说狠话来刷存在感。看上去像是“准备作战”,实则是“虚张声势”。 说到底,日本这套打法熟悉得很,嘴上喊得凶,其实心里门儿清。他们也知道,真正打起来,中国不会只记眼前一架无人机,更会算过去七十多年在东海攒下的那些旧账。 所以你问这条“开火授权”有多大影响?不大。只要中国无人机飞得规矩,按国际法路线行事,日本根本动不了手;真要动手,那就请他们做好准备,承担“误伤”的全部后果。 说得直白点儿,这是日本面对现实的“嘴硬版投降书”:我们打不过你,但我们可以放话说“你别来”;你来了,我说“我有权击落”;但真动手,我还得先问一遍“法条允许吗?”、“美国支持吗?”、“国内媒体会怎么写?”、“股市会不会跳水?”、“中国会不会报复?”。 这哪是军事授权?这明明是一次以法律名义包装的恐慌公关。 当你不再有能力主导空域,就会用“规则”去限制别人。而日本此刻最怕的,是有一天连规则都挡不住解放军的节奏。 如果日本真的要击落无人机,先得想清楚一个问题:你打下的是一架飞行器,还是你赖以维系的地缘平衡。 “击落”这两个字,说出来容易,代价可不一定付得起。

0 阅读:100
秋恒看军事

秋恒看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