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结婚率3%,同居率97%,上到总统,下到平民没有一个结婚的,都是同居。而那可

修竹崽史册 2025-07-02 16:14:47

法国结婚率3%,同居率97%,上到总统,下到平民没有一个结婚的,都是同居。而那可怜的3%的结婚率,都是由60岁以上的老人完成的,因为60岁以上了,女人才不会跑,不会离婚,已经认命了,结婚就是为了找一个稳定的老伴,能相伴一生不离不弃也基本证明了是真爱,所以他们这个时候才结婚。为什么法国不喜欢结婚呢?   现在的法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很多人觉得感情和婚姻并非总是要绑在一起,谁都希望爱情能长长久久,但没有多少人再相信一纸婚书就能保证永远不分开。   他们认为日子是两个人过的,结不结婚不应该成为感情的“枷锁”,在这种思想下,大家宁愿用同居的方式检验彼此是否合适。   如果发现生活习惯、价值观差得太远,可以和平分手,不用经历复杂的离婚手续,更不用面对尴尬的舆论压力,几任法国总统都没有选择结婚,但伴侣却相伴多年,社会各界也没人觉得这样“丢人”,反倒成了社会主流。   现在法国生活成本并不低,年轻人起步压力不小,结一次婚,走程序、请客、婚礼、买房,事无巨细都需要金钱和精力,就算不讲排场,法定财产分配、各种协议都要提前规划到位。   一旦婚姻遇到问题,涉及房产、抚养权的分割常常让人头大,相比之下,同居的关系来去自由,不需要那么多前期投入,更不用顾虑离异后的经济损失。   法国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推出了民事伴侣合同制度,即便不是正式夫妇也可以享受一部分类似的法律保障,比如和伴侣生活一段时间后,财产分配、子女抚养乃至社会保障方面都能得到保护。   这让更多人安心地选择同居,不觉得那只是“权宜之计”,同居也能是长期而稳定的生活方式,无人再把没结婚视为“不稳定”或者“不认真”。   法国社会舆论对未婚同居极为宽容,人们谈论起伴侣时很少追问对方是否“领证”,更多讨论的是感情是否融洽,父母对孩子的婚姻也多数持开放心态:年轻人愿意怎么生活,父母更多尊重和理解,重要的不是外在形式,而是真实的幸福。   按很多法国人的说法,只要彼此忠诚相爱,无论有没有法律文书,关系都不会轻易改变。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把婚姻当作鸡肋,在法国,年纪大一些的群体反而有不少选择晚年结婚,年轻时觉得自由自在最重要,尝试过各式感情关系,到了六十岁左右,许多人开始追求稳定和安全感。   这时候结婚不再有什么压力,而是以更从容的心态让彼此的生活有了归属,再加上老年伴侣结婚在法律上更方便处置遗产、医疗、抚养等事务,对彼此都多一份保障,也减少了后代之间的纷争,站在这个年龄阶段,婚姻和承诺反而成为更现实、温暖的选择。   法国的变化其实是顺应了现代人多元化、个性化的生活追求,以前一味强调“必须结婚”的观念,在现在显得越来越单一,人们更愿意按照自己的内心和需求来安排亲密关系,结婚或者同居,都是幸福生活的不同方式。   无论是选择哪一种,只要双方认可、彼此珍惜,这段关系就有了它应有的意义。   如果说爱情该用什么来证明,法国人的答案恐怕不是结婚证,而是两个人日复一日的陪伴和体贴,选择怎么样的关系形式,每个人都有自由决定的权力,这才是法国式的浪漫日常。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