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世界最羡慕中国海军歼-15T的恐怕就是俄罗斯海军了,因为现在全世界最好的苏-33并不在他们的手里,而在咱们中国海军手里,也就是“超级飞鲨”歼-15T。 上世纪末,苏-33作为苏联技术的巅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能长期在大型航母上值守的重型舰载战斗机,时过境迁,今天的俄罗斯海军在舰载机现代化升级方面却遇到了不少问题,无论是数量、资金还是新技术的导入速度,都远远比不上现在中国的发展节奏。 中国当初引进的苏-33原型,仅作为“种子机”参与了歼-15系列的早期验证,真正的核心研发和后续改造还是靠自己完成到位,经过多年的努力,歼-15T已经完全脱胎换骨,在动力、机载设备、雷达、武器等关键环节全线国产,逐渐形成独一无二的航母作战体系。 严格来说,中国航母上的歼-15T,实际上代表着苏-33技术路线的最高进阶成果,而俄罗斯自己反倒成为了这套体系的“追赶者”。 歼-15T的升级并不是一味模仿或“照搬”老式苏-33,而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彻底突破了航电集成、雷达探测、弹射起飞等一系列难题,发动机彻底实现国产,不再依赖进口资源,这对中国海军意义重大。 最值得一提的是,歼-15T配套了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还搭载了PL-15远程空对空导弹,在防空作战和海上制空方面,这些新装备让歼-15T拥有更宽广的作战半径和先手优势。 与之相比,俄罗斯现役苏-33虽然在当年十分强悍,但如今的航电和武器系统还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平,在远海持续作战和信息化对抗中难以保持竞争力。 中国舰载机真正实现了体系化作战,不再是单兵突破,歼-15T不仅适配了国产弹射型航母,还和舰载预警机、反潜机、加油机的联合作战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航母编队可以在不同海区持续发挥制空和打击能力,布置更多灵活的战术方案,保持高强度起降、长时间战巡,都离不开这样的后勤和协同支撑。 现在歼-15T不仅是中国航母上的作战主力,而且也是整个航母体系投送战略空中力量的核心节点,使中国任务编队在南海、东海这些重点方向拥有更多主动性。 苏-33在俄罗斯海军中面临的困难却越来越突出,目前能够装备航母的苏-33本来数量就有限,再加上后续缺乏资金投入、技术维护艰难,保障压力越来越大。 北方舰队虽然保有少量苏-33,但由于舰载机更新滞后,战斗力跟不上时代需求,在远洋多维作战考验面前明显吃紧。 对俄罗斯来说,要把苏-33进行全方位现代化升级相当困难,而他们参考的样板恰恰是歼-15T这一路线。 歼-15T的更新实际带动了整个中国航空军工的快速进步,比如说雷达、机载计算机和航电子系统,都是国产最新一代产品,发动机的独立研制能力提升了整体性能,也提高了后续维护和批量生产的效率。 新的弹射起飞技术,更让中国航母能同步支持更多架次的舰载机出动,这种作战强度在亚太地区已无对手。 在实战环境里,歼-15T挂载新型远程导弹,能在更远距离锁定并攻击目标,从整体上看,中国在舰载机作战半径和战术组合上已经有了极大的自主性和话语权。 目前的局势是,相比中国的歼-15T,俄罗斯的苏-33实际上更像是沦为了“参考对象”,歼-15T的先进程度,加上它对以航母为核心的作战体系的高度适配,让中国成为唯一真正持续推进重型舰载机现代化的国家。 歼-15T并不是中国的终极目标,而是迈向更远、装备更加现代化和智能化舰载机体系的新起点,随着技术继续进步,以及新型隐身舰载机逐步登场,中国海军远洋编队的作战能力和组合方式将更加多样。
南亚暗战曝光:巴铁用手机塔当武器,印度战机成了“睁眼瞎”当全世界盯着印巴边境的
【8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