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嫁”或地位不平等的婚姻中,亲生父母常被子女默认为“情绪缓冲垫”和“牺牲品”。
为什么?
1,“自己人好欺负”心态: 深知妈妈的爱无底线,便敢无限索取,要求她为“大局”隐忍。
2,“讨好型”生存策略: 为了维系婚姻稳定,倾向让“更可控”的一方(亲妈)退让,去迁就“更难搞”的婆家。
3,情感价值的错位: 将对伴侣的爱/依赖,扭曲为对伴侣家庭的过度维护,甚至不惜牺牲亲生母亲的尊严。
李嘉格妈妈要的真不多。
或许只是一句:“妈,这事你没做错,我理解你的委屈。婆婆是那样的人,但我和你才是一条心。” 她要的是女儿的看见、共情和立场。
健康的婚姻,伴侣应是共同面对问题的队友,而非让亲妈单方面“祭旗”的推手。 哄好对方父母的同时,别忘了背后那个为你倾尽所有的亲妈。
她的心、尊严,不该成为你婚姻里最易被牺牲的“成本”。
别让最爱你的人,伤得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