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有位道士名叫毕云,那天他路过日军哨卡,仅仅因为没有向日军鞠躬,被打得

趣叭叭呀 2025-05-23 10:53:37

1938年,有位道士名叫毕云,那天他路过日军哨卡,仅仅因为没有向日军鞠躬,被打得爬不起来。毕云怒不可遏,等伤好了,他马上活跃于日军据点周围,专杀落单的日寇!

1942年寒冬的威海西夏埠村,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划破夜空。

当硝烟散去,日军士兵在满地碎肉中翻找时,只找到半截烧焦的道袍和一把嵌进岩石的匕首,这正是让日军闻风丧胆的"黑夜猎狼者"最后的战场。

而这位让侵略者闻之色变的英雄,正是七岁被卖作道士、二十三岁单挑日军哨卡的传奇人物毕云。

这个出生在威海神道口村的穷苦孩子,七岁就成了孤儿。街坊邻居回忆说:"乙卯那孩子命硬,刚满月就被爹娘卖到七奇庙,七岁转手到天后宫当道士。"

谁也没想到,这个瘦得像竹竿的小道士,日后竟能一掌劈碎十块青砖。天后宫的老道士曾是义和团拳师,白天教他诵经,晚上带他练武。

凌晨四点的打更声里,毕云已经完成一百个马步桩;正午毒辣的日头下,五百个俯卧撑是雷打不动的功课。十五岁那年,他徒手攀上威海城墙的传说,至今还在老一辈人茶余饭后流传。

1938年春天,日军第二次占领威海。那天毕云的徒弟李文进城买香烛,就因为没给站岗的日本兵鞠躬,硬生生被枪托砸得头破血流。

消息传回天后宫时,毕云正在擦拭祖师爷的拂尘,听完当场把拂尘杆折成两段:"这口气,我咽不下!"第二天清晨,这个平日总穿着补丁道袍的年轻人,竟穿着崭新的绸缎道袍直闯日军哨卡。

日军少尉的指挥刀刚架到他脖子上,他突然使了个鹞子翻身,一脚踢中对方胸口。虽然最终被打得奄奄一息,但这场单挑让"小老道"的名字第一次传遍威海城。

养伤的一个月里,毕云天天盯着天后宫的柏树——那些被日军鞭打留下的伤口,让他悟出了新的功夫。伤愈当晚,他脱下道袍换上黑衣,腰间别着把用菜刀改的匕首,像幽灵般摸向南山日军据点。

连续三晚蹲点后,他摸清了哨兵换岗的规律。第四天深夜,当喝醉的日本兵踉跄着走向茅房时,一道黑影从房梁跃下,还没等对方拔刀,喉骨已被生生扯断。

此后三个月,威海日军总能在哨岗附近发现少只耳朵或断条胳膊的尸体,军营里甚至传出了"小心活阎王"的恐慌。

单打独斗终究不是长久之计。1938年夏天,毕云带着三把缴获的南部式手枪投奔了国民党郑维屏部。刚开始日子过得挺滋润,当着武术教练,每月还有五块大洋津贴。

可当看到战友被日军轰炸机炸成碎片,而郑部军官却在后方喝花酒时,这个山东汉子彻底醒了:"抗日不是给土匪当保镖!"

1940年春天,他在战斗中故意摔断腿,趁着夜色摸到了八路军营地。军医取出他腿里的弹片时,发现这个"假伤员"的绷带里还藏着半块啃剩的窝头——那是留给战友的晚餐。

加入八路军威海大队特工队那天,毕云特意带上了自己的宝贝:缠着红布的流星锤和祖传的雁翎刀。队长看着这个满脸络腮胡的"老道"直挠头:"你这身行头能打枪吗?"毕云二话不说,抄起鬼子的三八大盖,十发子弹九中靶心。

从此威海城多了个神秘传说:白天有个瘸腿道士在集市卖香烛,晚上则化身"独行侠",专挑鬼子运输队下手。

最绝的是他发明的"豆腐战法",用馒头蘸辣椒面塞住日军耳朵,趁对方捂耳朵时一刀毙命,活脱脱武侠小说里的绝技。

1942年冬天的西夏埠村,毕云带着二十多个战士死守山头。子弹打光了就抡起铁锹,最后连烧火棍都成了武器。

当战友们喊着"快撤"冲下山时,这个总是冲在最前的队长却选择了殿后。据幸存者回忆,他最后引爆手榴弹前,还笑着对战友喊:"告诉俺娘,闺女那双布鞋我攒着呢..."爆炸掀起的泥土覆盖了整个山坳,却掩不住那句穿透云霄的呐喊:"中国人,不怕死!"

0 阅读:100

评论列表

Tigervista

Tigervista

2
2025-05-23 12:23

有拿馒头塞日军耳朵的机会,为什么不直接干死日军?

金石为开

金石为开

1
2025-05-23 12:13

中国脊梁之一

猜你喜欢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