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一天到底怎么过的?按照不同算法她一天花费在650万-10000万人民币,她可是照这标准享受了40多年。这是何等的咂舌? 清晨五点的紫禁城还笼罩在夜色里,储秀宫的灯火却早已通明,太监宫女们蹑手蹑脚地端着鎏金铜盆进出寝殿,盆里盛着特制的玫瑰露水,水面上漂浮着刚从南方八百里加急运来的鲜嫩花瓣。 慈禧太后在檀香木雕花的龙凤床上翻了个身,二十名宫女立即屏息凝神,这是要起身的信号。 当值太监张福禄捧着鎏金托盘跪在帷幔外,托盘上整整齐齐码着二十条苏州织造局特供的丝绸帕子。 这些帕子用三次就要丢弃,单是这一项开支,就抵得上京城百姓半年的口粮。 寝殿里飘着若有若无的果香,墙角堆着三筐从烟台快马运来的苹果,果皮上还凝着晨露,这些果子不是用来吃的,只为让太后闻个新鲜。 御膳房的灶火从子时起就没熄过,一百零八位御厨在三百口铜锅前忙碌,光是为太后准备的早膳就备下了一百二十道菜。 单是那道清炖肥鸭,就得用文火煨上整宿,鸭肚子里塞着八种山珍,汤底里沉着的血燕窝比金子还贵。 可这些精心烹制的菜肴,太后往往只是拿银筷子点两下,剩下的全赏给了宫女太监。 日头刚上三竿,储秀宫东暖阁就摆开了阵仗,六个小太监抬着檀木箱子鱼贯而入,里头装着今日要试穿的新衣裳。 苏州织造上月刚呈进二十套蜀锦宫装,每套衣服的金线刺绣就要耗费绣娘三个月光阴,太后对襟口那颗东珠不甚满意,随手扯下来扔进痰盂的模样,吓得掌事嬷嬷当场跪倒在地。 午后的戏台子最是热闹,昇平署养着的三百梨园子弟使尽浑身解数,太后今日点的《麻姑献寿》要连演三场。 台前摆着南洋进贡的冰鉴,里头镇着岭南荔枝和西域葡萄,戏唱到精彩处,太后随手抓把金瓜子打赏,那黄澄澄的物事雨点似的砸在台板上,够普通人家盖三间大瓦房。 夜幕降临时分,储秀宫的阵仗更甚白日,八个粗使太监扛着鎏金浴桶进殿,桶里漂着名贵药材和新鲜牛乳。 四十条苏绣浴巾整整齐齐码在紫檀架上,这些比绸缎还柔软的白巾子,用过一次就要送去焚烧。 更衣时太后瞥见指甲套上少了颗米粒大的翡翠,内务府连夜开了库房,把新制的十八套护甲全捧了来任她挑选。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过了四十八年。内务府的账本记得明白:光绪二十年太后寿辰,单是修缮颐和园就挪用了海军衙门七百万两白银,这笔钱足够买下三艘定远级铁甲舰。 甲午海战那年,北洋水师的炮弹库里空空如也,而太后寝宫的翡翠西瓜却添到了四对,每对都够装备一个炮兵营。 最让人咋舌的还是那些看不见的开销,太后寝殿里常年摆着的鲜果,每年要糟践十五万颗苹果;沐浴用的玫瑰露水,得用五百亩花田的收成来提炼。 就连如厕用的蚕丝纸,都得用处女在月光下缫丝百遍方能制成,这些奢靡勾当养活了半个京城的皇商,却把大清的国库掏成了空壳子。 当年李鸿章站在黄海炮台上,望着日本军舰上升起的黑烟,怎么也想不明白:太后过个生日修园子的钱,怎么就买不来几发像样的开花弹? 那些被扔进泔水桶的熊掌鱼翅,那些压在箱底生虫的绫罗绸缎,那些在戏台子上蹦跳时摔碎了的玉镯金钗,早把大清朝的脊梁骨压弯了。 参考:《清实录》
1864年7月,李秀成被俘虏,曾国藩有个疑问:“秦日纲能力很差,为什么能封王;罗
【6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