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6年,五阿哥永琪死于病逝,生前不受宠为何却被以太子规格下葬?没过多久,乾隆下令将给永琪诊治过得太医斩首?寓意何为? 乾隆帝坐在御书房内,手捧着刚送来的太医诊治报告,面色阴沉如铁。窗外春雨绵绵,而室内的气氛却比寒冬更冷。 "来人,把所有给五阿哥永琪诊治的太医全部拿下!"乾隆猛地将手中的奏折掷于地面,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痛苦与愤怒。 这一幕发生在1766年,永琪下葬不久后的一个雨天。刚刚以太子规格厚葬爱子的乾隆,在得知永琪的病情竟是被太医误诊后,雷霆大怒,立即下令将那几位给永琪看病的太医全部问斩。 若要了解乾隆为何对太医的处罚如此严厉,那是在乾隆二十八年的一天,乾隆正在圆明园九州清晏殿内休息,突然殿内起火,火势迅速蔓延。在场的皇子永珹竟因惊恐而跳窗逃走,只留下乾隆被困火海之中。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年仅22岁的永琪不顾个人安危,冲入火场,将乾隆背出。 "朕的命是永琪给的。"乾隆从此对这位勇敢孝顺的儿子另眼相看,不久便将他封为荣亲王。与其他皇子相比,永琪不仅勇敢忠孝,更兼具非凡才华。 永琪的卓越表现让乾隆看到了一位理想继承人的影子。富察皇后所生的两个皇子相继夭折后,永琪便成为乾隆心中最中意的储君人选。为确保永琪顺利继位,乾隆甚至将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过继给了其他人,为永琪铺平道路。 谁知天不遂人愿,在乾隆准备将永琪的名字放在象征储君的"正大光明"牌匾之后时,永琪却病倒了。病重期间,乾隆为安慰永琪,也可能是为其"冲喜",特地加封他为"和硕荣亲王",这在当时是极高的荣誉。 然而,病魔无情。1766年三月,永琪还是离开了人世。乾隆的悲痛无以言表,他破例以太子的规格将永琪厚葬,并赐谥号"纯",这在宗室王宫中是极为罕见的殊荣。 在华丽的紫禁城深处,有一个身世平庸却顶着非凡光环的皇子。1764年,当永琪的侧福晋索绰罗氏为他生下第五个儿子绵亿时,恐怕没人能想到这个家族日后的起伏命运。 永琪的母亲愉妃,最初只是乾隆的一位"侧室"格格,因性格恬淡、不喜争抢而在后宫中显得不起眼。雍正在位时,她就已经嫁给了当时的皇四子弘历,但一直未得宠爱。出人意料的是,乾隆即位后反而越发喜欢这位不争不抢的妃子。 "海常在来陪朕用膳吧。"乾隆常邀愉妃共度时光,这在尔虞我诈的后宫中实属罕见。乾隆六年,愉妃生下永琪,此后被封为愉嫔,地位也随之提升。 永琪从小展现出非凡天赋。他不仅骑射精湛,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满语、汉语和蒙古语。在艺术方面,他工书法,善绘画,通琴艺。这位皇五子甚至掌握了深奥的天文历算知识,堪称文武双全的典范。 有一次,永琪与乾隆比试骑射,三局下来竟全胜。这样的才华让乾隆无比自豪,将他视为诸子中最为"贵重"的一位。 然而命运弄人,当天之骄子只活了25个春秋就匆匆离世,留下年仅两岁的独子绵亿在冷酷的皇宫中自求生存。 失去父亲庇护的绵亿,作为庶子的身份让他的处境每况愈下。他没有父亲永琪那样的天资聪颖,凡事都需刻苦努力才能有所成就。看到父亲的书法作品备受赞誉,绵亿也日夜苦练,希望能像父亲一样得到认可。 当他终于带着精心准备的书法作品面见乾隆时,乾隆只是淡淡说道:"真不错!永琪泉下有知,也会为你欣慰吧。"这短短的肯定,却令绵亿一整夜难以入眠,激励他更加刻苦用功。 然而,时间推移,乾隆对永琪的思念渐渐淡化,对绵亿的关注也随之减弱。绵亿18岁时被封为多罗贝勒,比父亲永琪去世后他应得的郡王爵位低了整整两级。这一打击让绵亿意识到,自己的地位永远比不上其他皇孙。 对比之下,同为幼年丧父的大阿哥之子绵德、绵恩却备受重用,甚至获准穿着金黄色服饰,享受皇子待遇。绵亿则越来越边缘化,连日常赏赐也远不如他们。 长年的心理郁结使绵亿渐渐放弃了上进,沉迷声色,身体每况愈下。直到1796年嘉庆即位,这位曾与绵亿相差仅4岁、关系密切的皇叔成为皇帝,绵亿的命运才出现转机。 嘉庆帝封绵亿为荣郡王,却随即派他去守皇陵。虽然这看似清苦的任务并非重用,但嘉庆考虑周全:一方面守陵是皇室后裔的应尽义务;另一方面绵亿的派遣不会影响朝政;更重要的是,守陵需要清心寡欲的人选,绵亿虽有缺点却无失德行为,符合要求。 1813年癸酉之变爆发,朝中大臣噤若寒蝉之际,绵亿却挺身而出:"皇上,都城危急,您若能回去,民心可安,军队实力强盛,我们一定会誓死保卫您的安全!"这番肺腑之言终于打动了嘉庆,赐其皇子专用的黄金蟒袍,称赞他:"我的侄子辈中只有绵亿与我最有骨肉亲情。" 1815年,51岁的绵亿因病离世。嘉庆帝亲赶回京城主持祭奠,赐谥号"恪",并厚待其子奕铭、奕鑅。而绵亿的子孙后代中,奕绘成为嘉庆、道光年间著名诗人,延续了家族的艺术天分;八代后人爱新觉罗启孮更成为国际知名史学家,光耀门楣。
1766年,五阿哥永琪死于病逝,生前不受宠为何却被以太子规格下葬?没过多久,乾隆
熹然说历史
2025-05-20 18:33: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