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李默庵来到程潜家,说:“听说程主任要走起义之路,以救湖南?”程潜听罢哈哈一笑说道:“难道默庵以为还有其他出路?”,李默庵当即表示:有主任领衔,我决心追随,决无二意! 程潜这家伙,1882年出生在湖南醴陵,家里是那种读书种地两不误的典型。他从小脑子就好使,九岁进私塾,十六岁就中了秀才,妥妥的学霸。1900年,他跑去长沙岳麓书院,眼界一下打开了,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后来他觉得光读书救不了国,干脆改行学军事,1903年考进湖南武备学堂,成绩还是第一。1904年,他又去了日本,在东京振武学校混了圈,认识了黄兴、宋教仁这帮革命派,还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1907年,他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拿了个炮兵少尉的头衔,顺便在早稻田大学读了点政治经济学,算是文武双全。 回国后,程潜一头扎进辛亥革命,1911年长沙保卫战打得有声有色,名气一下起来了。民国成立后,他干过广东大元帅府陆军次长、非常大总统府陆军总长这些大活儿。1925到1927年,他当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北伐的时候没少出力。抗战爆发后,他又跑去第一战区当司令长官,带着队伍跟日军硬刚,爱国这块没得说。到了1948年,他当上湖南省政府主席,眼看着国民党在内战里越打越烂,腐败又管不住,他对蒋介石那套早就看不下去了。 程潜跟毛泽东的关系,得从1911年说起。那会儿毛还是个小兵,在程潜手底下干过活,后来毛一直管他叫“老上司”,这称呼挺有意思。1945年重庆谈判,程潜还特意提醒毛小心点,毛挺感激的,还夸他有眼光。到了1949年,解放战争都快打完了,程潜跟毛这层老交情也起了点作用。他一看大势已去,干脆顺着历史走,带着队伍起义,算是给长沙来了个和平解放。 李默庵那次拜访的意义 1949年夏天,长沙城里乱成一团,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李默庵跑去找程潜,开了句玩笑似的话:“听说程主任要走起义之路,以救湖南?”程潜笑了一声,反问:“难道默庵以为还有其他出路?”李默庵听完,二话不说就表态:“有主任领衔,我决心追随,决无二意!”这几句话听着简单,但分量不轻。程潜这时候已经打定主意,他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就看透了国民党没戏,想给湖南留条活路。李默庵的态度也关键,他一跟,后面的事儿就顺多了。这次会面,算是把起义的口子彻底撕开了。 1949年8月4日,程潜跟陈明仁这些人正式宣布起义,长沙没打一枪一炮就解放了。这事儿干得漂亮,省了多少老百姓的苦。起义后没多久,9月7日,毛主席、朱德、周恩来还特意到北京火车站接程潜,场面挺感人。毛还开玩笑说:“我们是老乡,你又是老上司,我不来多失礼。”这话听着接地气,但也看得出共产党对程潜这步棋有多看重。 新中国成立后,程潜没闲着,当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这些职务。1952年,他又回湖南当了省政府主席,1958年改成省长,忙着搞建设。毛对他挺照顾,1952年秋天在中南海请他吃饭,吃完还一块散步聊国家大事。有回游湖,毛还亲自给他划船,这待遇可不是谁都有的。1958年,程潜76岁了,身体不太行,想辞职,毛劝他留下来,最后妥协成在北京、长沙各住半年。他就这么两头跑,干了十年。1968年4月5日,他在北京摔了一跤,伤太重去世了,86岁。毛听说后挺难过,说他是“思想觉悟极高的革命者”。 程潜这辈子,从跟着孙中山闹革命,到最后支持共产党,一直没忘了国家和老百姓。他1949年的起义,不是啥心血来潮,而是看清了时局,下了个大决心。这一步,不仅救了湖南,还给新中国添了把力。他这人,没啥花架子,就是实打实地干,历史地位摆在那,后人看着也服气。 要说程潜为啥起义,其实不难懂。国民党那会儿内斗成啥样了,腐败一堆,仗又打不赢,老百姓苦不堪言。程潜干了几十年革命,眼光毒得很,他知道跟着蒋介石没前途。加上他跟毛那点交情,还有对国家的那份心,他觉得起义是唯一能救湖南的路。李默庵那次拜访,就是个催化剂,把他心里的想法点透了。这步棋,他走得硬气,也走得值。 程潜的起义,直接让长沙免了战火,湖南和平解放,这对老百姓是实打实的好处。往大了说,他这步也给解放战争画了个句号,国民党那边又少了个硬骨头,新中国成立的步子迈得更稳了。他这选择,不光是自己的事儿,更是历史往前走的关键一推。
1949年,李默庵来到程潜家,说:“听说程主任要走起义之路,以救湖南?”程潜听罢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5-20 14:53: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