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国民党上将韩复渠被枪决,次日上午,郑洞国带着卫士乘车来到漯河与高艺珍相见,高艺珍说:“向方犯罪,郑将军来此,想必奉命查抄我家,喏,这是我的全部财产,卫士连也集合在院子里,武器在桌子上,郑将军,请验收吧。”
1938年1月,抗日战争正如火如荼。蒋介石对韩复榘的怨恨愈发深重,韩复榘作为山东省的军政首脑,虽然在名义上忠于蒋,但其实际行动却多次背离中央的指令。
蒋介石了解到,韩复榘不仅在抗战中表现消极,还截留了大量地方税收,严重影响了抗日物资的供应。
为了惩罚韩复榘,蒋介石决定设下一个圈套。他假借召开军事会议之名,邀请韩复榘前往开封。
韩复榘深信不疑,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机会,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于是毫不犹豫地前往。
会议在开封的某个隐秘地点召开。蒋介石在会议上对韩复榘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指责他在抗战中的消极表现。
韩复榘面色凝重,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但他强作镇定,试图辩解。然而,蒋介石的决心已然坚定。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后,韩复榘被逮捕,最终在次日清晨被枪决。
在此期间,郑洞国作为蒋介石的心腹,被派遣前往韩复榘的家中,处理后续事宜。
他的任务不仅是查抄韩复榘的财产,更重要的是要传达蒋介石的意图,以警告其他潜在的叛变者。
郑洞国乘车抵达漯河,心中却没有一丝愉悦。他知道此行的任务是冷酷无情的。他的车在韩复榘的家门前停下,郑洞国下车时,心中浮现出一丝复杂的情感。
高艺珍,韩复榘的妻子,早已得知丈夫的遭遇,心中满是绝望。她站在院子里,冷静地等待着郑洞国的到来。看到郑洞国走进院子,脸上挂着一丝阴冷的微笑。
“郑将军,您来得正好。”高艺珍的声音清冷而坚定,“我丈夫犯罪,您来此,想必是奉命查抄我家。”
郑洞国一愣,随即露出一抹玩味的微笑,心中对高艺珍的镇定感到一丝敬佩。
她将手伸进怀中,拿出一张纸,递给郑洞国,“这是我的全部财产,您请验收吧。”
郑洞国看着那张纸,上面列出了高艺珍名下的财产,寥寥无几。高艺珍的冷静让他感到意外,但他并不打算对她的情绪过于关注。他微微点头,示意卫士们开始查抄。
“卫士连,集合在院子里,武器放在桌子上。”郑洞国指示道。
随着郑洞国的命令,卫士们开始在院子里四处搜寻。
他们翻动柜子、打开箱子,甚至连地板下都不放过。高艺珍静静地看着他们,眼神中透出无奈和绝望,却又隐隐带着一丝倔强。
“郑将军,您是否真的相信,这样的查抄能让我失去一切?”高艺珍冷静地问道。
郑洞国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注视着她。“你还年轻,或许会有机会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高艺珍的笑容中透出一丝讽刺,“我丈夫已经被杀,我还能有什么未来?”
郑洞国一时间无言以对,心中也升起一丝不忍。
在搜查中,卫士们找到了几件旧衣物和一些陈年旧物。郑洞国知道,这些对高艺珍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想要对她的痛苦表示同情,却又无能为力。
“我会尽量让你们不受到太大的影响。”郑洞国试图安慰她。
高艺珍却摇了摇头,眼中含泪,“我不需要同情。我的丈夫为了保全自己的权利而背叛了这个国家,他的死是应得的。”
她说完这句话,郑洞国心中感到一阵震撼,仿佛被高艺珍的勇气所打动。尽管她失去了一切,却仍然保持着对真理的坚定。
在回程的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高艺珍的脸庞。她的坚强与无畏令他对蒋介石的决定产生了动摇。
他开始质疑这种冷酷的权力游戏,心中暗自发誓,如果有机会,他会帮助这个不幸的女人。
政治的黑暗并非一时所能改变,郑洞国深知自己身处的环境。在这场无情的斗争中,每个人都如同棋子,被无情的力量操控着。
对于高艺珍,他的心中升起一丝难以言说的敬意,但他明白,自己的命运也无法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