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女教师顾少强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后,果断辞职。然而,10年后,她的微信余额仅有3.4元,甚至欠款60万…… 2015年,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把顾少强推上了热搜。 那年她35岁,辞去了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老师的铁饭碗,成了中国“辞职看世界”的第一人。 一夜爆红,媒体追着采访,网友刷着感叹:“这姐太潇洒了!” 可热度散去之后呢?没人关心她后来的人生到底往哪走了。 十年过去,她没变成作家,也没混成人生赢家。 而是带着女儿回到了郑州,成了一个过着柴米油盐日子的中年妈妈。 客栈还在成都,经营得很一般,她和丈夫分隔两地,生活没有一丝滤镜。 朋友圈安静,辞职信没人再提,可她从没后悔过。 很多人以为她是冲动辞职,其实不是。 那之前她已经一个人旅行多年,从青岛的海边走到西安的古城,在山水与市井之间,她慢慢意识到: 每天站在讲台上教别人如何活得有意义,却不敢问自己,活成这样到底有没有意义? 直到2015年春节,她在大理做客栈义工,才第一次卸下“顾老师”这层标签。 她白天擦玻璃、换床单,晚上听旅人讲故事,有种从未有过的松弛感。 也是在那儿,她遇到了于夫,一个在成都开理发店的男人。 两人都爱旅行,三观契合,聊得投机。 假期快结束那晚,她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突然决定:“不回去了。” 几个月后,她递上辞职信,走进了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 她搬去了成都,和于夫一起开客栈。从零开始装修、打广告、做推广。 靠着当年的热度,客栈开业时还挺火,她也顺势做起了自媒体,分享自由生活。 但一年后生下女儿,节奏全乱了,她一边当老板,一边带孩子,白天迎客做饭,晚上还得哄娃睡觉。 客人生气她赔笑,女儿发烧她深夜跑医院。 她曾凌晨三点抱着孩子在厨房地上坐着哭,手机响起客人投诉电话,她擦干眼泪继续接。 疫情后客栈生意急转直下,她撑不住了,解散员工、自己上阵。 连女儿满月那年留下的金项链都拿去变卖填补亏空。 与于夫的感情也因琐事渐起波澜。 她说:“我不是辞职来成都当清洁工的。” 他回:“我也不是请你来当老板娘的。” 最后他们没有散伙,只是默契地选择了分开。 她带着女儿回到郑州重新开起心理咨询室,靠知识吃饭,靠口碑拉客户。 没有粉丝流量,没有采访邀约,她开始真正沉下心过一种普通人的生活。 朋友问她后悔吗?她笑说:“如果当年没辞职,我可能还在学校讲‘如何活出自我’,但我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我。” 她没想成为符号,也没想做榜样,她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 现在她不追风口,不谈梦想,不用滤镜加生活。 她接孩子放学时挤地铁、做饭时听播客、周末加班改咨询报告,每一件事都普通到不能再普通。 但她说:“我脚下的每一步,都是自己选的。即使累,也不想回头。” 那些说她“回来了不还是过得一样”的人,也许不明白: 她不是回到原点,而是知道了,自己愿意在哪扎根。 她曾见过“远方”的光,如今也能安然面对“眼前”的苟且。 她明白,远方不是风景,是你敢不敢选择另一种活法。 自由也不是潇洒,而是你即使退场,也不是败退。 “世界那么大”不是一句矫情的话,是一个女人有底气对自己说。 我走过,也熬过,现在能坦然说一句,我没白活。
“我宁死也不道歉!”2019年,在乡镇执教19年优秀教师,亲吻自己儿女后,来到长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