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将从散热、续航原理角度,为你深入阐述小米SU7必须取消碳纤维贯穿风道的原因:

湖贵籽 2025-05-18 08:07:34

以下将从散热、续航原理角度,为你深入阐述小米SU7必须取消碳纤维贯穿风道的原因:

散热原理角度

• 油车散热需求与贯穿风道的必要性

◦ 能耗与散热关系:在汽车日常使用中,能耗与散热紧密相关。以油车为例,当油车以60千米时速行驶时,能耗若为5升,其中既有克服滚阻的能耗,也有克服风阻的能耗。而实际上,此速度下因红绿灯、行人等因素,车辆频繁启停,发动机功率难以达到最优,加速能耗很高,一次启动加速约耗费0.15兆焦耳,即0.07升油,再加上启动阶段的滚阻与风阻油耗,使得发动机热效率平均水平低于高速行驶时。此外,相关法规规定汽车表速须小于等于真实车速,当油车胎压偏低时,轮圈直径变小,传感器显示的车速会进一步缩小。所以,通常油车压着表显120的车速行驶时,真实车速仅在105-114千米,风阻变小,油耗也会下降30%左右,此时风阻能耗下降到3.5升,叠加滚阻能耗,实际百公里油耗约6升。1升汽油热值约8.6度电,高速热效率30%左右,百公里6升油耗就有36千瓦时的热量需要散热,在高速开放环境下,普通风道进气基本可满足散热需求。

◦ 跑车的特殊情况:然而对于极限车速能达到300千米的跑车,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其高风阻设计使得1小时风阻能耗高达140升,若热效率仍为30%,散热需求将达到843千瓦时,即3034兆焦,这是巨大的散热挑战。即便300千米时速下风速极快能增加散热能量,但散热面积若不够,仍有散热不足的风险。所以,为增大散热面积、改善散热功能,提高赛车极限速度,设计贯穿风道对跑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 小米SU7作为电车的散热特性

◦ 低散热需求:电车与油车在散热需求上有很大差异。当小米SU7这样的电车风阻系数低,以300千米时速行驶时,轮边功率约180千瓦,考虑10%的传动损失,电池需输出200千瓦时的功率。电池有5%的内阻损耗,每小时仅10度的散热需求,即36兆焦,电动机热效率95%,散热需求同样是10度36兆焦,远低于油车。所以对于赛道级的电车,从散热角度看,设计贯穿风道并无太大实质意义。

◦ 碳陶刹车盘的优势:小米SU7 ultra配备了4块又厚又大的碳陶刹车盘,实验表明其能承受100次高速刹车而不出现性能衰减,这样的刹车性能足以满足任何赛道的一轮赛车需求。所以,从改善刹车性能的角度,也没有很强的必要去设计贯穿风道来辅助散热。

续航原理角度

• 动能回收对电车续航的重要性

◦ 回收能量计算:动能回收是电车增加续航的关键因素。其本质是回收加速能耗,一般一次加速启动能耗约0.15兆焦,急加速时能耗更高。一次停车可回收70%的能量,即0.105兆焦,若百公里启停50次,动能回收能量可达5.25兆焦,相当于回收1.46度电,能使续航增加10公里,满电续航可增加60公里。

• 贯穿风道对动能回收及续航的负面影响

◦ 能量损失机制:若在电车上设计贯穿风道,会出现严重问题。在动能回收时,贯穿风道会使散热能量过强,导致刹车时本应转化为发动机发电量的能量被风提前带走,动能回收的能量就会显著下降,续航可能减少20-30公里。

◦ 不同环境下的续航问题:在日常使用中,设计了贯穿风道的电车能耗会显著下降,而到了冬季的北方,风又冷又大,散热作用更强,动能回收几乎无法有效增加续航,续航下降幅度会更明显。

综上所述,从散热角度来看,小米SU7作为电车本身散热需求低,且碳陶刹车盘性能出色,无需贯穿风道来辅助散热;从续航角度而言,贯穿风道会严重影响动能回收,进而大幅降低续航。所以,小米SU7 ultra取消挖孔贯穿风道,是从电车散热和续航等实际需求出发的必要措施,是为了避免给消费者带来因续航短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体验下降问题。

0 阅读:7
湖贵籽

湖贵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