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思过程 上联“喜中华盛世”像一句带着笑意的感叹——“喜”是动词,带着对国

甘木讲历史 2025-05-12 18:31:40

一、构思过程 上联“喜中华盛世”像一句带着笑意的感叹——“喜”是动词,带着对国家繁荣的欣喜,“中华盛世”是名词短语,点明主题。下联得找个同样动词开头、情感呼应的结构:“喜”可以对“歌”(歌唱),都是表达情感的动作;“中华盛世”就对“民族复兴”,前者是当下的繁荣,后者是持续的目标,像接力一样把情感递进去。 结构上,“喜”对“歌”(动词对动词),“中华”对“民族”(名词,都是族群概念),“盛世”对“复兴”(名词,前者是现状,后者是进程),刚好工整。平仄方面,上联“仄平平仄仄”,下联“平平平仄平”,结尾“兴”是平声,符合下联收平的规则,读起来声调往上扬,和“喜”的昂扬感搭得上。 二、赏析 这对联像一段心里话的上下句:上联是“为中华的盛世感到欢喜”,下联接着“要把民族复兴的梦想唱出来”,一喜一歌,把对国家的感情从“心里乐”变成了“大声说”。 “中华盛世”和“民族复兴”特别像一对姐妹花:一个是眼前看得见的繁华,比如高楼大厦、国泰民安;一个是咱中国人念了千百年的梦,从过去到现在,一代代人都在朝着它使劲。“喜”和“歌”两个动词,让句子活起来了——就像看见有人笑着拍手,接着又亮起嗓子唱歌,热闹又真诚。而且五个字短短脆脆的,像敲鼓点一样有力气,贴在门上或者读起来,都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充满干劲。

0 阅读:0
甘木讲历史

甘木讲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