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死后,雍正继承了皇位,没曾想,第一个表示反对的竟然是,雍正的生母乌雅氏,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抗议:不仅要殉葬,,甚至还拒绝皇太后的称号!
乌雅氏本是出身寒微的内务府包衣,但凭借美貌,受到康熙的宠爱,为康熙生下三子三女。
然而,当时的宫规,品级低微的嫔妃无权抚养自己的孩子。
所以,乌雅氏生下长子胤禛时,只得将其交由皇贵妃佟佳氏抚养。
佟佳氏出身显赫,在后宫中地位尊崇,她将胤禛视如己出,悉心照料。
久而久之,年幼的胤禛自然而然地与佟佳氏感情更为亲厚,相比之下,与生母乌雅氏反倒生分了许多。
作为母亲,乌雅氏看到儿子与自己疏远,心中自是不快,她将全部的母爱转移到了幼子胤祚身上。
然而不幸的是,胤祚年仅六岁便夭折了,失去爱子的乌雅氏悲痛欲绝,此后便将所有的关爱倾注在了胤禵身上。
胤禵生性活泼开朗,深得康熙喜爱,频频被委以重任,乌雅氏一直将胤禵视为自己最大的骄傲和寄托。
然而,康熙驾崩后,继位的却是雍正。
作为母亲,乌雅氏理应感到欣慰,自己的儿子终成一国之君。可乌雅氏非但没有丝毫喜色,甚至还当众表示要殉葬康熙。
在清代,太后殉葬先帝其实早已被康熙明令禁止。可想而知,乌雅氏此举,不过是借机表达对雍正继位的强烈不满。
乌雅氏对雍正的不满还不止于此,按照祖制,新帝登基,须先率百官为先帝祭奠,再换上吉服,率百官向皇太后行朝贺礼,以尽孝道,方可正式即位。
雍正循例率众臣前往慈宁宫,为乌雅氏行礼请安,不料却遭到乌雅氏的当面拒绝。
她直言不讳地表示:“你已经是皇帝了,只需要接受朝贺,不用在我这个母亲面前行大礼!”
此番举动,无异于当众给雍正一记响亮的耳光,让雍正颜面扫地。
雍正左右为难,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还好,文武百官纷纷出面相劝,这场闹剧才勉强收场。
可乌雅氏的不配合却并未就此停止,她又拒不迁居太后的寝宫慈宁宫,也不肯接受雍正为她加封的尊号。
种种作为,无不在向天下人昭示,她根本就不认同雍正的皇帝身份。
雍正对生母的行为,想必是又伤心又尴尬。他曾多次下诏,恳请乌雅氏接受太后尊号,迁居慈宁宫。
然而乌雅氏却始终不为所动,对雍正爱搭不理。直至去世,乌雅氏都没有原谅雍正的“篡位”之举。
乌雅氏对雍正的态度,加剧了雍正即位后所面临的压力。他好不容易熬过了“九子夺嫡”的腥风血雨,却不料最大的反对者竟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在树敌环伺的危局之下,雍正只能竭尽全力去化解乌雅氏制造的种种尴尬。
为了最大程度挽回颜面,他只得反复恳求乌雅氏,又派诸王大臣前去劝说,以显示自己的诚意与孝心。
母亲的不配合,让雍正在位初期便心力交瘁。这一切,都源于乌雅氏对幼子的过度偏爱。
乌雅氏在雍正登基后不久便撒手人寰,享年64岁。
有人说,她是抑郁而终,也有人说,是心力交瘁。但不管怎样,她母子俩终究再也没能冰释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