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年,宰相狄仁杰参加朝会后被武则天单独留下,聊了几句,武则天突然说:“给你三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5-10 16:25:01

692年,宰相狄仁杰参加朝会后被武则天单独留下,聊了几句,武则天突然说:“给你三次机会,猜下我为什么重用你?” 狄仁杰回答圣心不可测。武则天从案几上拿出一叠奏章,狄仁杰接过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十多封推荐自己的奏章,都出自政敌娄师德之手。

  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的倒台,宛如一场注定好的闹剧落幕。  

当李显带领御林军讨伐二张时,他们恃宠而骄的狼子野心终被击碎。而这一切的源头,全都是武则天晚年的昏聩和信任佞臣。  

曾几何时,武则天在位时励精图治,摆脱酷吏之弊,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新局。

  然而盛世难长,武则天在她的晚年,逐渐耽于声色,对佞臣们愈加信任。

  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借此机会,在朝中为所欲为,权势日盛。文武百官虽然义愤填膺,却敢怒不敢言,唯恐触怒这位女皇。  

在这危难时刻,众望所归的自然是光明磊落的狄仁杰。这位刚正不阿的宰相,终于鼓起勇气面见武则天。  

他列举佞臣们的罪状,希望能唤醒女皇的警醒。然而,年迈的武则天已经听不进任何谏言。

  她不但对狄仁杰的一番话置若罔闻,反倒用“容光焕发”这样的言语来搪塞问题。

  事实上,狄仁杰能有今日的地位,也离不开另一个人的提携和赏识,这个人就是他曾经的政敌——娄师德。

  早在多年前,当狄仁杰初入仕途时,他曾对这位温文尔雅的宰相有诸多误解。狄仁杰锋芒毕露,敢言直谏,根本不惧怕任何权贵。  

而娄师德为人处世,却是另一番风格。他心怀仁厚,甘愿退让,常告诫身边的人要谨言慎行。

  有一次,娄师德甚至告诫他的弟弟,若有人朝你吐唾沫,也当微笑以对。

  因为这番“唾面自干”的处世哲学,娄师德被狄仁杰视为窝囊之辈,甚至在心底里对其不屑一顾。  

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

  在一次朝会后,武则天突然将狄仁杰召至身边,给了他三次机会,让他猜测她为何重用他。

  面对女皇的诘问,向来言辞犀利的狄仁杰竟感到一丝慌乱。他谨慎地回答,不敢妄测圣意。

  武则天似乎对狄仁杰的回答颇为满意,接着,她从案几上拿起一叠奏章,递给狄仁杰。

  当狄仁杰翻看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时,震惊之情溢于言表。这竟是一封封推荐他的奏章,而出自笔端的竟是他一直视为政敌的娄师德!

  顷刻间,狄仁杰的内心如遭雷击,他一向自诩敏锐睿智,却从未察觉娄师德对他的赏识和提携。  

曾经,他因娄师德的温顺而视其为软弱无能的象征,甚至在心底藐视。然而此刻,错愕和自责交织,一种强烈的愧疚感油然而生。  

娄师德的宽容大度,更让狄仁杰感佩。自此,两位性格迥异的宰相冰释前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大唐的繁荣稳定而共同奋斗。

0 阅读:55
近史风云录本人

近史风云录本人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