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军截获越军一份绝密电报,上面的内容令人大吃一惊:“近日,我军已有3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5-06 09:43:58

1988年,我军截获越军一份绝密电报,上面的内容令人大吃一惊:“近日,我军已有31人受到中国军队狙击手袭击,其中阵亡30人,重伤1人。这些子弹疑似出自一人之手。”

1988年,越军指挥部突然向各阵地发出警报,要求加强警戒防范中国狙击手。这份通过无线电波传递的紧急情报,最终落入了我军情报人员手中。 当译电员把破译后的电报交到指挥部时,整个屋子先是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压抑不住的笑声。参谋长手指敲着电报纸,嘴角止不住上扬:“好家伙,咱们的‘战场幽灵’这次可把越军吓得不轻!”没人知道,在潮湿闷热的猫耳洞深处,有双眼睛正默默注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 这名让越军闻风丧胆的狙击手,正是某部侦察连的老兵张卫华。他的迷彩帽檐永远沾着泥浆,枪管被摩挲得发亮,趴在阵地上就像块棱角分明的岩石。每次执行任务,他都要在草丛里潜伏十几个小时,蚊虫叮咬、蛇蚁爬过都纹丝不动,只为等待最佳的出枪时机。 越军最初根本没把中国狙击手放在眼里,直到有天清晨,一名指挥官在战壕里露头点烟,火光一闪的瞬间,子弹穿透了他的眉心。

从那以后,类似的死亡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送饭的炊事兵、架线的通讯兵、甚至在掩体后解手的士兵,都成了张卫华的“猎物”。越军开始草木皆兵,有人上个厕所都要探头探脑半天,生怕脑袋突然开花。 更绝的是张卫华的“心理战术”。有次他故意在尸体旁留下半块压缩饼干,上面用弹壳刻了个笑脸。越军捡到后又惊又怒,以为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可他们越抓狂,张卫华的猎杀就越顺利。他摸清了越军的行动规律,专挑对方放松警惕的时候下手,打得敌人毫无还手之力。 那份绝密电报里提到的重伤员,其实是张卫华故意“放”的。当时那名越军背着受伤的战友撤退,张卫华瞄准对方背包带开了一枪。他说:“留个活口,好让他们把恐惧带回去。”事实证明,这一枪比击毙十人都管用,越军内部很快就传开了“中国有个百发百中的死神”。 当越军紧急调整战术,增派反狙击小组时,张卫华早已换了阵地。他带着副手在山林里打游击,今天在东头开一枪,明天在西头露个影,把敌人耍得团团转。而我军指挥部拿着这份电报,不仅掌握了越军的恐慌情绪,还根据伤亡数据调整了作战部署。这场没有硝烟的狙击战,用最小的代价,换来了最大的战略优势。 战场上的生死较量,从来都不只是武器的比拼。张卫华用一把狙击枪,在南疆前线书写了传奇,也让越军见识到了中国军人的智慧与血性。在那段峥嵘岁月里,正是无数个“张卫华”,用他们的胆魄和谋略,守护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0 阅读:4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