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身为司令员的杨勇刚返回驻地,解散了手下的警卫员回到房中,马上就

蜀山史道 2025-05-04 09:42:53

1949年11月,身为司令员的杨勇刚返回驻地,解散了手下的警卫员回到房中,马上就被人用枪抵在了后脑勺上,再一回头才发现,奉命要刺杀自己的竟然是自己的哥哥——杨世明。这究竟是为什么?哥哥又为何要刺杀弟弟?

兄弟俩从小就在一起玩耍,兴趣相投的他们立志要参军,要像个战士一样保家卫国。长大后,两人都实现了愿望,可惜的是,跟了不同的组织,这才有了上述这一幕。

杨世明加入了国民党,他从基层做起,参与过不少战役,屡获奇功,也得到了上层的提拔,步步高升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鼓舞了杨世明再接再厉。

一直到1949年为止,他已经成为了贵州晃县警察局局长。动荡的年代,身居高位的人也难得安生,尤其是共产党解放军势力越来越大,国民党已被打得节节败退。

1948年年底,蒋介石逃到了台湾,曾经的最高掌权者明哲保身,却留下了无数的战士为之垫后,多少有些壁虎断尾的意味。党内很多将士抱怨,杨世明虽没有满腹牢骚,但也心生不满,开始动摇军心。

11月份,杨勇来到贵州交费,消息马上传到了杨世明口中,他危机意识占据了大脑,此人肯定是来收拾他的,他不愿任人宰割,只能先下手为强。

一天晚上,杨世明借着夜色的掩护,偷偷来到了杨勇下榻的旅店,他躲在房门后面,静等杨勇回来。

根据下属刺探,杨勇在这住了好几天,身边只跟了两个警卫员,平日里总是解散他们独自回房,杨世明不想放过暗杀机会。

屏息凝神之际,门吱呀一声被打开,随后关上,杨世明立即回神,瞅准了将枪口对准来人脑袋,“举起手来”,他语气冰冷又强硬,加强了手枪抵着的力度。

司令杨勇站在他眼前,不敢再上前半步,窗口月色倾泄而入,杨世明看他缓缓升起了手臂。他不清楚杨勇的身手,据调查和他不相上下,这时候更是疏忽不得,冷不防对方就给自己也来一枪。

“你是谁”,杨勇开口,杨世明没听出他的慌乱,“你不用知道,我今天就是来取你的性命”。

对方没马上接话,也没吓得六神无主,反倒慢悠悠开口,“能不能让我死个明白”。杨世明佩服他的心理素质,也生出了几分兴趣。

“不杀了你,我就得死,你们人多势众,擒贼先擒王”,杨世明说得够明白,对方沉默良久,突然冒出一句,“你莫不是杨世明”。

这话把杨世明镇住了,他怎么知道?“我是你堂弟杨世骏”,对方又说了一句,杨世明更加摸不着头脑,担心有诈。

“你先放下枪,你听我声音像不像,我还知道。。。。。。”,杨世民听他一提醒,还真和熟悉的堂弟很像,再听他讲了杨世骏的一些信息,才放下心来,收回了手枪。

杨勇解释了改名的原因,也了解了杨世明目前的处境,感叹双方都不容易,没想到阔别这么久,竟然会以这种方式相遇。

两人久别重逢,分外欣喜,当初参加红军后的杨勇经常写信给他,跟他讲述了共产党的各种好处,还热情欢迎他也来加入。

可阴差阳错下,杨世明投身到了国民党的队伍,两人成为了形式上的死对头,若真在战场上相见,可能真要上演手足相残的戏码。

慢慢的,碍于组织上的规定,杨世明受到杨勇的来信逐渐减少,他没往心里去,深知两者的苦楚。

所幸上天待他们不薄,兄弟再次团聚有说不完的话,唠嗑只能先等到任务完成后进行。杨勇肩负重担,却无从下手。

贵州多地匪患猖獗,就连国民党残余势力也忌惮,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杨勇和下属们商量了好几天,也没找到突破口,这样下去恐怕难以在规定时间内收队。

杨世明所在的组织主心骨已经不在了,正是群龙无首的时候,他势单力薄再针对共产党人士力不从心,倒不如主动归顺。于是,他决定投靠杨勇,杨勇当然求之不得,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剿匪的力量。

第二天,杨世明就公开他投降共产党的消息,手下人议论纷纷,绝大部分都表示愿意追随他。有了杨世明的帮助,杨勇不费一枪就收复了敌军。

在面对山匪时,也少不了杨世明的大力相助,他声明在外,势力小的土匪给他面子,缴械投降,势力大的,在杨勇两兄弟带着大队人马和猛烈的炮火攻击下,一个接着一个败下阵来。

没出几个月,贵州剿匪任务就到了收官的时候,这是他们站在同一阵营战斗,深刻又难忘,完美诠释了真正的兄弟情义。

0 阅读:1026

评论列表

方hs

方hs

1
2025-05-04 21:23

知道明哲保身啥意思吗?胡编乱造。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