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3年,薄姬花光了身上所有的积蓄换来了一次侍寝机会,不巧当夜刘邦喝得大醉淋漓。薄姬心灰意冷,以为自己的钱白花了,谁料半夜刘邦醒了起来,盯着面若桃花的薄姬一直看,他带着酒气张口问道:“我为何会在这里?” 薄姬的出身,并没有给她带来太多的幸运。她是母亲魏媪与吴郡男子薄氏私通所生,这个特殊的身份,在那个注重门第的时代,无疑是她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坎坷。 然而,命运似乎又在不经意间为她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纷纷起兵反秦,魏豹被立为魏王。魏媪心怀对女儿未来的期许,将薄姬送入了魏王宫中。在这里,薄姬的命运迎来了第一次转折。 魏豹起初归顺了刘邦,但在听到相面师许负预言薄姬将生下天子后,他的野心瞬间膨胀。他心想,薄姬是自己的姬妾,她生下的天子自然就是自己的儿子,那自己岂不是也有称帝的命? 于是,魏豹背叛了刘邦,先是保持中立,后来又与项羽联合。他的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刘邦。公元前 205 年,刘邦派韩信等人讨伐魏豹,魏豹的军队不堪一击,很快就被汉军击败,他本人也被俘虏,最终命丧黄泉。 而薄姬,也因此被送进了织造府繁重的劳作和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没有磨灭她心中对未来的一丝憧憬。或许是她的坚韧和美貌引起了刘邦的注意,又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刘邦下诏将她纳入后宫。 后宫佳丽如云,刘邦很快就将她抛诸脑后,薄姬在后宫中一待就是一年多,连刘邦的面都难以见到,更别说得到宠幸了。 然而,薄姬并没有放弃。她花光了身上所有的积蓄,终于换来了一次侍寝的机会。可是,命运似乎又在跟她开玩笑。当夜,刘邦喝得大醉淋漓,被人搀扶着来到薄姬的住处。 看着眼前醉醺醺的刘邦,薄姬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她满心的期待瞬间化为泡影,以为自己的钱就这样白花了,自己改变命运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刘邦带着酒气张口问道:“我为何会在这里?” 薄姬见刘邦醒来,心中虽仍充满失望,但她知道这可能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于是强打起精神,缓缓说道:“陛下,臣妾昨晚做梦,梦到一条龙缠绕在臣妾的腰上。” 刘邦本来并没有太多兴致,可是听到她的这句话,顿时来了精神。在古代,龙可是天子的象征,刘邦此时正与项羽争夺天下,对这种祥瑞之兆自然十分在意。他心想,这难道是上天在暗示自己,薄姬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想到这里,刘邦顿时高兴起来,当晚就宠幸了薄姬。 这一次看似偶然的宠幸,竟然让她成功怀上了身孕。十个月后,她顺利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恒。母凭子贵,薄姬的地位在宫中也有了些许提升,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得意忘形。 她深知,在这充满争斗的后宫中,自己和儿子的处境依然十分艰难。刘邦后宫佳丽众多,对薄姬和刘恒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薄姬依然过着谨小慎微的生活,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儿子的身上,精心教导他读书识字,培养他的品德和才能。 平日里,薄姬就刻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她居住的宫殿陈设简朴,从不与其他妃嫔争奇斗艳,也不参与后宫的是非纷争。当吕后宴请众妃时,薄姬总是恭敬地坐在角落,言辞谦逊,举止低调 有一次,吕后身边的宫女前来打探消息,薄姬特意准备了一些普通的点心招待,还笑着说:“宫中物资紧张,这些粗茶淡饭,还望姐姐不要嫌弃。” 她的态度诚恳,话语朴实,让宫女找不到任何把柄。就这样,薄姬靠着这种低调隐忍的方式,在吕后的眼皮子底下,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和儿子。 在教育刘恒方面,薄姬更是倾注了全部心血。她经常带着年幼的刘恒在宫中的小花园里散步,指着盛开的花朵对他说:“恒儿,你看这花儿,不争奇斗艳,却也能自在绽放。做人亦是如此,不必事事与人争,做好自己便好。” 刘恒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将母亲的话记在心里。 当刘邦的众多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明争暗斗时,刘恒却主动向吕后请求前往偏远的代国就藩。他对吕后说:“儿臣愿为太后镇守边疆,保大汉江山安宁。” 吕后见他毫无野心,便欣然应允。 薄姬带着刘恒前往代国后,更是以身作则,教导刘恒要勤俭治国。她自己穿着粗布衣裳,吃着简单的饭菜,还带领宫人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她对刘恒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只有懂得珍惜,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在代国的日子里,刘恒将母亲的教诲铭记于心。他关心百姓的生活,积极发展代国的经济。 遇到灾年,他会下令减免百姓的赋税,还亲自带领百姓抗灾。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母亲教导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我们一定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在他的治理下,代国的百姓安居乐业,对他十分爱戴。 公元前 180 年,吕后去世,朝中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臣们在商议新皇帝人选时,一致认为刘恒为人宽厚仁慈,且他的母亲薄姬家族势力薄弱,不会出现外戚专权的情况,于是决定拥立刘恒为帝。 就这样,刘恒在众人的拥戴下,登上了皇位,即汉文帝。薄姬也因此被尊为皇太后,成为了天下最尊贵的女人之一。
公元前197年秋,刘邦以谋反罪名抓获彭越。等到判决处斩时,刘邦想起彭越的功劳,一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