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咸丰皇帝下旨将左宗棠斩首,左宗棠连夜找到湖北巡抚胡林翼帮忙,可胡林翼却说了句“皇命难违,我没法救你,能保下你性命的,恐怕只有一人。” 左宗棠,1812年出生在湖南湘阴,家里穷得叮当响,爹是村里的教书匠。他小时候就聪明得不行,六岁开始读四书五经,14岁考了个县试第一,18岁就钻研地理、军事这些实用学问,啃下了《读史方舆纪要》这种硬核书。不过,科举这事儿他运气不咋地,考了好几次都没中进士,只能靠教书糊口。后来,他认识了江苏巡抚陶澍,俩人一拍即合,还成了亲家。陶澍特别看好他,鼓励他别放弃报国的心。 1849年,他在长沙教书时认识了林则徐。林则徐送了他新疆地图,提醒他多关注边疆问题。这事儿对他影响挺大,后来收复新疆的壮举跟这也有点渊源。 1859年,事情来了。湖南永州总兵樊燮是个贪官,克扣军饷、虐待士兵,臭名昭著。湖南巡抚骆秉章看不下去了,找左宗棠写奏折参他。左宗棠笔杆子硬,写得头头是道,咸丰皇帝一看,批了,把樊燮革职。樊燮咽不下这口气,跑去找湖广总督官文哭诉。官文是满人贵族,咸丰的红人,他护着樊燮,直接跟皇帝告状,说左宗棠擅权搞乱朝政。咸丰本来就对汉人官员不放心,怕他们威胁满人地位,一听这话,火了,下令把左宗棠抓到武昌审问,真要砍头。 左宗棠听说这消息,脑子嗡一下。他知道官文势力大,皇帝又多疑,自己基本没戏了。没办法,他连夜跑去找湖北巡抚胡林翼帮忙。胡林翼跟他关系铁,可也只能叹气,说救不了,点了一句:能救他的只有曾国藩。 胡林翼这话点醒了左宗棠。曾国藩当时带湘军,名气大得很,朝廷得听他的。左宗棠赶紧写信求救。曾国藩二话不说,联合胡林翼和其他几个官员,上书皇帝,说左宗棠是个人才,杀了可惜,还说了句狠话:“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话分量重,咸丰不得不掂量。官文见风向不对,也不敢硬杠,顺着台阶下,说左宗棠虽然有错,但能力强,可以饶他一命。咸丰最后松口,撤销了死令,左宗棠这才捡回一条命。 1860年,太平军把江南大营打得稀巴烂,左宗棠跟着曾国藩干活,招了五千湖南壮丁,组了“楚军”,到处救火。1861年,曾国藩推他当浙江巡抚,1862年正式上任。他带着部队跟太平军死磕,收复了金华、绍兴,1864年还拿下杭州。朝廷高兴,赏他黄马褂,封了个一等恪靖伯。他打仗厉害,还管民生,搞了不少实惠的改革,老百姓挺感激他。 1866年,左宗棠跟朝廷说,咱们得建船厂,选了福州马尾,弄了个求是堂艺局,培养海军人才。后来还搞了甘肃的机器局、织呢局啥的,给中国近代工业打基础。福州船厂造了40多艘战船,成了海军的支柱。他这眼光和干劲,真不是盖的。 1875年,左宗棠64岁了,朝廷让他管新疆军务。阿古柏占了新疆,沙俄也盯着这块地。他不含糊,抬棺出征,带着八万大军,先打北边再收拾南边,收复了乌鲁木齐、吐鲁番。1880年,他打到伊犁,逼沙俄把地吐出来。1881年,《圣彼得堡条约》签了,新疆166万平方公里回来了。这事儿被夸成“百年来中国军队最牛的胜利”,左宗棠也成了“晚清战神”。 1884年,中法战争打起来,左宗棠被派去福建督军,赶走法国船。可他年纪大了,身体扛不住。听说李鸿章签了不平等条约,他气得病更重。1885年9月5日,他在福州去世,73岁。死前还在写奏折,福州老百姓自发给他建祠,挺感人的。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杀掉了所有俘虏,包括降俘。然而,左宗棠手上沾满了血,却没人骂,
【9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