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小镇,虽说是一个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文化古城,但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文化遗存

香彤评过去 2024-06-27 16:47:07

我的家乡小镇,虽说是一个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文化古城,但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文化遗存,在我的少年时代,小镇几乎没有一间像样的书店,对于那些不知为何居然养成了读书癖好的孩子(比如我)来说,如何找到一本书读,真的有点饥不择食。

幸好小镇有一间租书的小店,里面的书永远只有两种:从港台来的言情小说与武侠小说。男孩子对言情小说不感冒,所以都租武侠小说看。

我那时候只要身上有点零花钱,都要到那个租书店租武侠小说。由于租书店是按日计算租金的,你看得飞快,就能用更少的钱读到更多的小说,所以从小就训练出一目十行的阅读速度,一套四五册的武侠小说,一天一夜就能看完。

在我的少年时代,读得最多的书就是武侠小说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古龙的陆小凤系列、楚留香系列、小李飞刀系列,基本上都读过一遍以上。此外,梁羽生、卧龙生、陈青云、诸葛青云、上官鼎、柳残阳、云中岳、温瑞安等人的作品(能一口气说出这么多武侠作家名字的,显然是武侠小说的忠诚拥趸),也都读过一些。

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金庸与古龙的小说。直至今天,有空或者无聊的时候,我还会翻翻这两位武侠大家的小说,当消遣。

少不更事的年龄,武侠小说读多了,便梦想着自己也能练成绝世武功,成为一名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的侠客,就如周星驰电影《功夫》里的男主角,以为世间真有厉害的武功秘籍。我也曾偷偷练习“二指禅”,用两只手指天天戳墙壁、床板,戳了几个月,手指头都戳出了老茧,“二指禅”还是未能修练成功。

我也曾经是文学少年,“二指禅”既然练不成,便偷偷模仿金庸的笔调写武侠小说,写了一章,拿给我的童年好友看(我们经常合租武侠小说,这样可以节省租金),结果给泼了一盆冷水:“你这小说一点也不吸引人。”虽然心里不服气,但已经没有动力再写下去,将草稿锁在抽屉里。后来抽屉的钥匙丢了,那份草稿已经二三十年没有取出来过。

现在写这本从金庸武侠小说派生出来的闲书,不过是了却少年的武侠情结罢了。

于是有了这本《细读金庸》。希望有人喜欢。#金庸武侠世界##细读金庸#

0 阅读:4
香彤评过去

香彤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