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原生家庭,15岁离开出走去埃及】
今天介绍一个波尔图我唯一的华人采访对象小陈,一句话概括他,十五岁到埃及,在俄罗斯上高中和大学,如今30岁在葡萄牙的成都人。
今天晚上他带我去了一家非常有意思的酒吧。
波特酒是波尔图最有名的酒,今天来尝试一下
是坐在草坪上喝酒,整个环境和背景非常有氛围感。
今天主要是为了来尝试波特酒,小陈说,波特酒就是一种用很甜的葡萄酒。
之前我跟西班牙的小刘聊过葡萄牙的历史,当年葡萄牙可是从英国人的帮助下才一直维持独立地位的(如果没有英国,葡萄牙早就成西班牙的领土了)。
当年葡萄牙跟英国人走的非常近,其中这种波特酒就是给葡萄牙的英国人喝的。
我们会发现英国人的“离岸策略”适用了200年,百试百灵,离岸策略就是利用其地缘孤岛的优势,挑动大陆国家相互内斗,英国隔岸观火即可。
我跟小陈聊到他的经历,才让我感到惊讶,他也是因为父母天天吵架,原生家庭的原因,不想呆在家里,15岁,也就是阿拉伯之春的时期到了埃及待了半年。
我说:“什么?你15岁去了埃及半年?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他说,我说错啊,我今年30,我15岁,2009年第一次去埃及,2011年第二次去埃及。
说着说着,他在手机摆出他稚嫩面孔的老照片,背景是埃及海港城市亚历山大的城堡。
我问,你为什么要去埃及这么乱的地方?
他说,因为小时候喜欢金字塔,而且埃及便宜。
我说,你妈给你钱?她也愿意你去?
她说,是的,她也不是很懂,也管不住我。我爸妈天天吵架,我妈也拿我没办法。
在埃及呆了半年后,他去了俄罗斯,在俄罗斯上了高中,大学,然后在俄罗斯呆了十几年。
俄乌战争后,他逃离俄罗斯,来到葡萄牙移居,最终目的是通过非盈利拿葡萄牙的长期居留。
说着说着,他接了电话,是他的俄罗斯朋友们,他用一种没有中国口音的俄语在说话。
挂完电话后。
他说在葡萄牙,他的朋友全是俄罗斯人,他的思维也已经俄罗斯化了,成都的东西不好吃(他老家成都)每次回去都拉肚子,他喜欢吃俄罗斯的凯撒沙拉(典吃过,一种很一般的食物)。
小陈的故事很夸张,包括俄乌战争后,他身边的俄罗斯人都逃出来了,同时,他说到他在俄罗斯待了十几年,俄罗斯是他见过最排华的国家,招聘网站的房东会很直接的在最后一句写“亚洲人走开”,对中国人的排挤渗透在所有方面。
你们不会俄语还好,像我们说俄语的,听到最难受,有些俄罗斯人以为你听不懂,当着你的面说你们中国人如何如何……
我说,这几年好一点吧?
他说,是的,这几年好了很多,因为欧洲人集体排挤他们,所以他们没得选。
他说,其实俄罗斯人到欧洲更受歧视,在葡萄牙我的朋友办一张卡,就是不给他们办,他们(俄罗斯人)投诉,结果被经理骂“你们还好意思?你们俄罗斯对乌克兰做了什么事,你们有资格在欧洲吗?”
总之俄罗斯人办各种业务都被白眼,而且当地人会跟俄罗斯人聊着聊着就聊到政见上,重点是,这些到西欧的俄罗斯人不一定就支持战争的,所以他们也非常无语。
小陈,我的文化认同是俄罗斯。
我说,你不是说俄罗斯排华吗?
他说,这是两件事,我在俄罗斯待的时间跟在中国基本一样,但是俄罗斯文化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给我举了俄罗斯的文学,高尔基之类的是最典型的俄罗斯文学,就是苦恼,各种惨,俄罗斯就是这种悲惨的民族。
我说,可是普希金呢?他说,普希金是受法语影响,俄罗斯看的普希金都是一半俄语一般法语,比较浪漫主义。
小陈高中就在俄罗斯毕业,本科到了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是俄罗斯最好的学校了,此后就一直在俄罗斯工作。
我问他,为啥来葡萄牙?
他说,从疫情那年春节,他去欧洲旅游,突然欧洲2月份爆发了,俄罗斯就把边境封了,他在瑞典滞留半年,然后又去了土耳其接近一年,最后选择到葡萄牙,目的就是为了拿到长居。
我问,你为啥不回国?
他说,我现在已经不适应国内的环境了,人口密度太大,而且每次回成都,我都不知道干什么,我跟我爸不联系,我跟我妈现在也是2个月联系一次,在国内没啥牵绊了。